埃及曾靠着在沙漠种植椰枣,边出口赚钱边改善沙漠环境,然而5年前阿联酋向我国捐赠10万株椰枣苗,我们却种在了海南,这是为何? 在寸草不生的撒哈拉大沙漠,有一种特别的果树却能顽强生长,结出丰硕的果实,它就是著名的“沙漠面包”椰枣树。 埃及每年通过椰枣出口能赚好多人民币,但是这种被称为摇钱树的椰枣树到了中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神奇,很难在中国复制埃及的成功模式。 2019年,阿联酋送了中国十万株椰枣树苗,中国把它们种在了海南,这是为啥呢? 主要因为海南的气候条件适合椰枣树生长,这样做既稳妥又能保证树苗的存活率。 在埃及,椰枣树长势喜人这并非巧合,埃及的气候非常干燥,一年降雨量很少,而且常年高温,这对大部分植物来说都是难以生存的环境。 但这里的椰枣树不仅适应了环境,还长得特别好,它的根很深,能从地下吸水;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能减少水分流失。 就这样椰枣树在埃及既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成了不可或缺的宝贝,成熟的椰枣树一年能产一百多公斤的果子。 埃及的椰枣产量非常高,每年能达到数百万吨,堪称全球椰枣产量之冠。 而且种植椰枣非常简单方便,先在温室里培育幼苗,再把幼苗移植到沙地里,几乎不用怎么浇水施肥,椰枣树就能健康生长。 三年后,就可以开始采摘甜美的椰枣了,椰枣可以新鲜吃,也能做成椰枣干,椰枣树全身都是宝,叶子能编席子和箩筐,树干能盖房子。 椰枣树产量丰富,种植简单,因此成了埃及人的重要经济支柱。 而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类型复杂,缺乏类似埃及那种极其干燥的环境,椰枣喜欢干燥的环境,不喜欢湿气,所以在中国大部分地方都很难种活。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阿拉伯人差别很大,对椰枣不太感冒,椰枣甜度非常高达到75%,对于习惯清淡口味的中国人来说,这种过分的甜味可能不太容易接受。 即使在进口超市里,椰枣的价格也比其他水果要贵很多,这让不少消费者觉得太贵而放弃购买。 每年大约只有1.2万吨的进口量,也说明了椰枣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不容易被大众广泛接受。 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还要接受阿联酋的椰枣捐赠,并且在海南尝试种植呢? 中国看重的是椰枣在改良沙漠环境方面的潜力,海南岛整体气候湿润多雨,但是西部地区仍然存在土地沙漠化的难题。 选择在海南试种椰枣,首先是因为海南的气候条件和椰枣的生长需求比较接近,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借助椰枣的独特优势,改善海南西部沙漠化的土地状况。 这批1500棵椰枣树苗,承载着中国农业新的尝试和美好的希望,椰枣引进中国,不仅是简单的种与不种的问题,背后是气候、口味和经济效益的多重考验。 中国在海南尝试种植椰枣,并不是照搬埃及的模式,而是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 最终,椰枣是否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助力中国农业发展,仍然值得期待。 (信息来源:一颗小椰枣,见证中阿农业合作在海南“开花结果”——北青网)
埃及曾靠着在沙漠种植椰枣,边出口赚钱边改善沙漠环境,然而5年前阿联酋向我国捐赠1
闲有看事
2025-02-26 00:54:04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