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添福迎新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超重率达41%,其中30%陷入“要

冰枫评健康 2025-02-25 18:22:28

金蛇添福迎新年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超重率达41%,其中30%陷入“要么饿肚子、要么猛长肉”的恶性循环。究竟怎样的微胖才算健康?中老年人又应该如何科学控重?

01、微胖的人真的更长寿吗?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的研究发现:体重过轻和过重都会缩短寿命。

该研究通过分析全球400万人数据发现,肥胖人群(BMI≥30)比健康体重者寿命缩短男性4.2年、女性3.5年;体重过轻者(BMI<18.5)同样存在寿命缩短现象,男性减少4.3年、女性4.5年。这表明体重管理需要遵循“适度原则”,过胖或过瘦均不利于长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自然·老化》期刊发布的20年追踪研究进一步明确老年群体的理想体重范围。

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BMI在24.0-31.9区间(超重至轻度肥胖)时,全因死亡率最低,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4%,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28%。其中BMI在26.5-27.9的群体生存优势最显著,这一标准较世卫组织普通成人健康范围(18.5-24.9)上浮大约15%。

微胖群体的长寿机制主要体现为3方面的生物学优势:

1.适量脂肪储备为应对突发疾病提供能量缓冲;

2.没有患代谢性疾病者的体成分更利于维持生理机能;

3.超重但代谢健康者可以通过可控减重干预疾病进程。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微胖”特指BMI≤28并且腰围达标(男<90cm/女<85cm)的科学增重,超出这个范围仍然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02、为什么人到老年容易胖?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50岁以上人群超重率达41.3%,肥胖率达16.7%。

医学上将BMI≥28定义为肥胖(BMI=体重kg/身高m²),那为什么人到老年就容易胖呢?可能和这3个原因有关:

1、代谢机能衰退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发现,下丘脑MC4R神经元的纤毛缩短是老年代谢下降的关键机制。

该结构每缩短10%,基础代谢率下降大约6%,50岁后人体静息代谢率每十年降低1%-2%,相当于每天少消耗80-150大卡,年均潜在增重可以达到4-7公斤。

2、能量消耗锐减

30岁后体力活动能耗平均下降20%,70岁时肌肉量比青年期减少25%-30%。

中国健康监测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日均步数不足5000的比例高达63%,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占41%。

3、膳食结构失衡

老年群体普遍存在“三高饮食”倾向:

1.脂肪供能比超35%(推荐>30%)

2.精制糖的摄入量达64g/日(超世卫标准28%)

3.膳食纤维摄入不足15g(推荐25-30g)

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日均蔬菜摄入不足300g的比例达58%,而加工肉制品摄入量超标的达42%。

03、如何科学稳住体重?4步控重指南

1、均衡饮食

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材,保证蔬菜占餐盘1/2(深色菜占1/3),主食1/4(全谷物占50%),优质蛋白1/4。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60岁以上的人群每天应该补充1000mg钙质,可以通过300ml低脂奶+50g豆制品实现。

2、分餐管理

采用“3+2”进食模式:3顿主餐(七分饱)+2次加餐(上午坚果15g/下午水果200g)。

北京协和医院研究显示,分餐制可以使老年人日均热量摄入减少200-300大卡,血糖波动降低15%。

3、作息调控

保持22:00-5:30睡眠周期,确保7小时深度睡眠。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发现,规律作息的人基础代谢率提升5%-7%,皮质醇水平下降12%,减少腹部脂肪堆积。

4、适度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6km/h)40分钟/次+力量训练(弹力带/靠墙俯卧撑)2次。

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持续3个月可以增肌0.5kg,体脂率下降2%。

体重管理就像养育孩子,既不能过度控制,也不能放任自流,记住两个数字:BMI不超过28,腰围不超身高一半。

健康不是瘦成闪电,而是让身体成为陪伴我们看遍世间风景的知心老友。

0 阅读:24
冰枫评健康

冰枫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