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70岁老汉想偷窥女子洗澡,便踩着楼梯扶手往上爬,试图从窗户看到内容,可

生活中的父与子 2025-02-24 23:26:32

江苏南京,70岁老汉想偷窥女子洗澡,便踩着楼梯扶手往上爬,试图从窗户看到内容,可脚没站稳从扶手上闪晃下来。女子听见动静,顺窗查看无果,又打开监控,结果看到老汉的不耻之行,她吓得一夜没睡觉,次日赶紧报警,可老汉只是警局溜达一圈就回来了,之后,他屡次被报警被放回,女子无计可施!网友:如果他摔骨折了,会找你负责的!

(案例来源:法治进行时)

刘庆晓长的漂亮,性格还好,在楼道里遇到邻居,她都会打个招呼点下头,以示友好和尊重,因此,她在邻里间的口碑很好。

2月20日,刘庆晓丈夫出差在外地,她下班回到家就锁好门窗,简单吃点东西后,就想好好洗个热水澡,然后睡个好觉。

然而,她在洗澡时,一件让她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吓得她一夜都没睡着觉,第二天她就拨打了报警电话。

原来是这么回事。

刘庆晓正在洗澡,享受着水雾轻拂脸颊的宁静与舒服。一天的疲惫与烦恼随着哗哗的水流涤过荡然无存。

她心情愉快,不由哼着小调,发自内心的放松与愉悦。

突然,咚的一声,如同什么从上方掉下来的动静,传进浴室,她吓了一跳,屏息细听。

发生了什么事?她站在凳子上顺窗往外看,楼道静悄悄并无异样,她不放心,又围上浴巾从猫眼向外张望,什么也没看到。

她吹干头发准备上床睡觉,想起那声音,还是心里不踏实,于是,她打开门口监控,想看下到底那声音从哪里发出来的。

这一查看,她的汗毛孔都炸了起来,一穿着西装的六七十岁的老头,蹑手蹑脚地走到她家门口的楼道,抬头往她家浴室的小窗看去。

这老头琢磨着怎么样能爬上位置很高的窗,想偷窥她洗澡。

看得出老头有点迫不及待想看到浴室里的内容,他向上层楼梯走了几步,似乎想到了办法,然后踩着楼梯扶手站在了上面。

果真是色胆包天,他竟想就着楼梯扶手的高度,用手支撑墙面,试图趴到窗户上看浴室洗澡的美女。

可能是他脚没站稳,或角度没调整好,他手去支撑墙面时,一时失控闪晃两下,咚的一声掉了下来。

这一声动静很大,他怕刘庆晓听到抓到他,站稳脚后顺着楼梯就落荒而逃。

刘庆晓看完监控,被吓得心狂跳不止,这个老头不就是同栋楼李大爷吗?70岁的人了咋干这事?

这老爷子肯定是踩好点,知道她丈夫不在家,呀,是不是以前他就偷看过,她越想越怕。

刘庆晓吓得一夜没睡着觉,哆哆嗦嗦地缩在被窝里,熬到天亮。

次日,她赶紧报警,民警根据监控,很快找到李大爷并带到了警局。

70岁的老人,民警对他也没办法,只是做个笔录,又进行了批评教育,就放回来了。

刘庆晓觉得,李大爷都进过警局,肯定会思过自省,以后就没事了。谁知,她再次查看监控,李大爷又来她家门口转悠。

这个猥琐的老头,咋还阴魂不散了呢?她吓得再次报警,可没多久,李大爷被带走又被放回。刘庆晓无语了,连民警都没办法了,她还能有啥办法呢!

她愤然地把李老头趴窗偷窥的视频发布网上,让大家看看这恶心人的一幕,也就此警示独居的女性,时刻保持警惕,防范于未然。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认定这件事?

李大爷欲偷窥刘庆晓洗澡的行为,涉嫌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刘庆晓洗澡时,李大爷竟绞尽脑汁想办法,爬梯上高地想爬窗偷看,这种行为涉嫌侵犯刘庆晓得隐私权,如若他的行为对刘庆晓造成精神上的损害,李大爷将承担赔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6项: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将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李大爷的行为构成偷窥他人隐私,按法律应被拘留并罚款等治安处罚。

可他在监控录像实打实的证据下,两次被带到派出所,却只做了笔录和口头批评教育就被放回,原因有两个。

一是,他只是有偷窥的想法,并未实施成功,且为拍照拍视频传播出去,造成恶劣后果。

二是,或许他年龄已超70岁,如罪行轻微且对社会危害较低,根据法规会从轻或免于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3项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不予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李大爷年过70,虽行为龌蹉卑劣,让人不耻,但视频显示他并未得逞,也未对刘庆晓进行拍照拍视频散布,对她及社会危害较低。

故而只对他进行了笔录及口头批评教育,未进行拘留或罚款等行政处罚。

但法律和执法者对老人的宽待,但不执行行拘并不意味着不予处罚,也不意味着老人的违法行为不被追责。

李大爷不知悔改,接二连三地挑衅刘庆晓,也是在挑衅法律对他的容忍,天作有雨,人作有祸!

虽李大爷的行为在先且违法,但刘庆晓作为受害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做到必要的模糊处理或遮挡关键信息,别被恶人反咬一口!

(人物为化名) 您怎么看这个李老头的行为?

0 阅读:3
生活中的父与子

生活中的父与子

来自山东的南漂人,虽半生疾苦,却依然喜欢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