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释放了哪些重大信号? 近日,中央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2-24 21:18:24

中央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释放了哪些重大信号? 近日,中央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一事备受瞩目。这一举措既是应对当下经济转型压力的制度性回应,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项战略性布局。 民营经济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截至2024年9月,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超过55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在税收、GDP、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城镇就业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不过,民营经济长期遭受诸多发展瓶颈,像融资困难、市场准入存在隐性壁垒、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账款被拖欠、行政干预经济纠纷等现象屡屡发生,致使企业的创新动力受到限制。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有多项支持政策,但大多分散于各类文件之中。 此外,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激发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对增强产业链的韧性极为关键。在此时代背景下,立法显得格外迫切。 从对推进国内大循环的现实意义来讲,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的作用十分显著。在打破市场壁垒、畅通要素循环方面,明确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平等开放,禁止歧视性条款,规范执法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 在激发创新动能、强化科技内循环上,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在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方面,通过治理账款拖欠、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范企业行为以提升信用,促进良性循环。在强化法治预期、引导长期投资方面,将“国家长期坚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写入法律,稳定企业家的预期,鼓励长期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此次立法借助法治手段构建起“平等竞争—创新驱动—权益保障”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这不仅是对民营经济历史贡献的法治化确认,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点,核心在于以制度创新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迈向“全球创新策源地”。 民营经济上桌 发展经济好主意 强经济刺激政策 经济大局 经济发展保障 经济共管 针对中小微企业 中国式营商 经济市场化

0 阅读:31
沁沁随心生活

沁沁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