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黄维获得特赦,老蒋得知后立刻联系到了黄维,许下了高官厚禄,想让他去台湾,可让老蒋没有想到的是,黄维却选择了拒绝,这又是为何呢? 在国民党内部,若论抗战英勇及能力让人钦佩者,黄维必属其一。 虽然有人叫他“书呆子”,认为他的指挥过于刻板,但与此同时,黄维也是仅有的几个,充满血性的国民党将领。 黄维出身于黄埔一期,是最早接受先进思想的那一批人,在讨伐军阀的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他也是老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不仅对其委以重任,还派遣他前往德国深造,可见老蒋对他的重视。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黄维提前结束深造,回到了国内,并正面对战来势汹汹的日军。 在抗战初期,是我国各个部队战损最高的时代,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淞沪会战,而黄维也参加了这场战斗,并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 黄维的成名之战,就是淞沪会战中的罗店之战,黄维在整体实力弱于对面日军的情况下,坚守了整整一个星期,但他的部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当时存活的战士,连一个团都不到,据说最后连炊事员都上了战场,可见这次战斗的惨烈。 在后续的战斗中,黄维也没有掉过链子。 或许他的指挥能力算不上世界一流,但在面对战斗的时候,从来没有过胆怯的情绪,也不是一个只敢躲在后方的将领,敢于直接冲上前线,因此黄维也得到了不少我党将领的认可。 在淮海战役结束后,黄维兵败被俘,进入功德林接受改造,在改造初期,黄维依旧保持着对老蒋的忠心,还一直在努力回忆自己战败的细节,颇有一种想要“一雪前耻”的感觉。 可在功德林的待遇,却让黄维的思想出现了明显的改变。 由于常年打仗,黄维虽然表面来看完好无损,可身体中却留下了很多的暗伤,尤其是他的肺结核。 按照当时的医疗条件很难治愈,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特效药,但这个药需要从美国进口,价格并不便宜。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周总理挺身而出,直接为黄维垫付了所有的药钱。 要知道当时的周总理虽然身处高位,可也是拿工资的人,一个月也就100块左右,仅仅是为黄维买药,就花了超过300块。 得知这件事的黄维泣不成声,对我党的印象也有了巨大的改观。 除此之外,黄维在功德林中的待遇也是极好的,每天都会有牛奶和肉等食物。 对于曾经待遇极好的黄维来说,他一开始并没有当回事,可是在他发现负责看守的战士们,身体都开始出现浮肿后才发现了问题。 原来就在他改造期间,我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必须依靠各种“食物”充饥,这导致不少人都患上了水肿。 可即便如此,黄维等人的伙食标准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让他十分的感动。 1975年,黄维获得了特赦,老蒋在得知这件事后,立刻联系到了他,并要给他高官厚禄,在台湾省亲自迎接他,可最后黄维选择了拒绝。 那么黄维最终是如何选择的呢? 他接受了国家的安排,前往政协进行工作,担任文史专员,为新中国的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1983年,在第六届政协会议期间,他还给身在台湾的老朋友写了一封信,并在信中写到:“祈求祖国统一”。 看了黄维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1975年黄维获得特赦,老蒋得知后立刻联系到了黄维,许下了高官厚禄,想让他去台湾
洋洋爱说史
2025-02-23 10:09:10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