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告诉你:很多病都是从耳鸣开始的
-
很多人发现耳鸣后去看医生,西医往往让你做一系列检查,花费不少。做完后各项指标看似无明显异常,便诊断为“耳鸣”,接着可能会开一些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的药物。然而,很多患者即便按时服药,耳鸣症状依然难以缓解。
-
真相是:耳鸣并非单纯的耳部症状问题,它只是身体内部出现问题的一个外在表现。耳鸣的出现是身体的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内在因素的体现。
-
耳鸣的形成不能只看耳部的表面现象,其根源在于人体的整体机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紊乱与失衡状态。所以患者不能单纯把原因归结为长期噪音暴露、精神压力大这些表面因素,就算刻意避免噪音、放松心情,耳鸣该有的还是会有。想要真正缓解耳鸣,还得从体内根本出发解决。
-
诱发耳鸣的主要因素有“2大火”和“2大虚”:
-
第一火:肝火
从中医角度分析,耳鸣常与体内的脏腑失调有关,其中肝火旺盛与耳鸣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若情绪长期抑郁、焦虑,就易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扰乱气血的正常运行,上扰清窍,使得耳鸣出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等不适症状。
-
第二火:胃火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易导致胃火炽盛。胃火过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体内痰湿内生,阻滞气血运行,上犯于耳,进而引发耳鸣。患者可能伴有口臭、牙龈肿痛、便秘等症状。
-
第一虚:肝肾阴虚
肝肾阴虚型耳鸣,患者除耳鸣外,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肝肾同源,若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阳上亢,就会导致耳鸣。
-
第二虚: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型耳鸣,患者常自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足,无法正常濡养脏腑经络,耳部失养,就会引起耳鸣。
-
接下来,分享一个调理耳鸣的方子:
-
方子:柴胡,黄芩,法半夏,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磁石。
-
这个方子的加减,供大家参考:
耳鸣严重——加石菖蒲、路路通
失眠多梦明显——加酸枣仁、远志
头晕目眩——加天麻、钩藤
心烦气躁——加栀子、淡豆豉

逐梦
小柴胡颗粒可以吗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