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

如梦菲记 2025-02-22 13:25:39

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亲称要与她断绝关系,母亲气得生了3天病。谁知,几年后女孩回家,父母两人却目瞪口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的一个夏夜,武汉城笼罩在闷热的空气中,二十五岁的吴明珠轻手轻脚地收拾着行李,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坚定的脸庞上,这个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高材生,即将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在北京农村工作部的稳定工作,只身前往遥远的新疆。   自从听说新疆急需农业人才的消息后,这个想法就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多次申请调往新疆未获批准后,她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方式——不辞而别,这个决定在她的家庭掀起了轩然大波。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吴父尤其无法接受女儿的选择,一向温和的父亲在盛怒之下放出狠话,要与这个不孝女断绝关系,母亲的反应则更令人心疼,被女儿的决定打击得卧床三天。   然而此时的吴明珠已经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这趟旅程对她而言,不仅是离家万里的远行,更是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到达新疆后,她被分配到了鄯善县农技站工作,作为一个从未离开过江南水乡的姑娘,新疆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充满了挑战,白天,她要顶着高达四十多度的烈日在田间劳作,夜晚,则要忍受简陋土屋中的艰苦条件。   为了改良当地的瓜果品质,吴明珠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之路,她学习维吾尔语与农民交流,走村串户收集优质瓜种,有时她要徒步穿越火焰山,横跨荒芜的戈壁滩,风餐露宿成了家常便事。 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倔强的姑娘走遍了三百多个生产队,收集整理出四十四个品种的瓜种资料,建立起了新疆第一份瓜种资源档案。   当地的维吾尔族乡亲亲切地称她为"阿依木汗",意为聪明坚强的月亮姑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离家的决定虽然艰难,却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几年后,当吴明珠再次站在武汉老家门前时,没有提前通知父母,屋内的母亲听到动静抬头望去,一时间竟没认出这个黝黑消瘦的女子,几年的边疆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曾经白皙秀气的南方姑娘,母亲怔怔地望着女儿,那些曾经的怨怒与担忧,在这一刻全都化作了心疼的泪水。   父亲听到动静走出来,看到女儿时也愣在了原地,原本准备好的责备之词,在看到女儿饱经风霜的模样时,全都哽在了喉头,此时的父亲已经听说过女儿在新疆的事迹,知道她正在为改良当地农业而不懈努力。   这些年来,吴明珠在新疆的成就早已传回了内地,她带领团队培育出了多个优质瓜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8424"西瓜,为了缩短育种周期,她像候鸟一样在新疆和海南两地奔波。 春夏在新疆试验田里挥汗如雨,秋冬则奔赴海南继续研究,她培育的红心脆、香梨黄、金凤凰、麒麟瓜等优质品种,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父母渐渐明白,当年那个不告而别的决定,并非一时任性,而是对理想的坚定追求,女儿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报效祖国,那个曾经威胁要断绝关系的父亲,如今望着女儿的目光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多年后,记者问起当年"逃往"新疆的决定时,年迈的吴明珠淡淡一笑:"我选择新疆,不只是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如今,这位九旬老人虽然已经记不清很多事,但每当说起种瓜的往事,她的眼中依然会闪烁着年轻时的光芒。   她用一生的坚持,将当年那个惊人的决定,变成了一个佳话,那个在月光下悄然离家的年轻姑娘,最终成就了一段传奇,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理想与担当的动人故事。 参考资料:《中国“西瓜女王”吴明珠,扎根新疆62年,全心全意为吃瓜群众服务》

0 阅读:21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