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工企业CEO说欧洲只能坐小孩那桌 【 欧洲议会多党团表示不能再依赖美国 从“小孩桌”看欧洲战略困境与觉醒】德国军工企业莱茵金属公司CEO帕佩格用“小孩桌”来形容欧洲在俄乌冲突谈判中的尴尬处境,形象地揭示了欧洲当前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无奈与困窘。而欧洲议会多个党团联合声明要求“加倍”加强防御并支持乌克兰,强调不再完全依赖美国,更是凸显出欧洲对自身战略地位的深刻反思与重新审视。
长期以来,欧洲在安全防务上对美国存在严重依赖。北约作为欧洲安全的重要保障机制,实际上一直被美国主导。在冷战时期,欧洲为了对抗苏联的威胁,甘愿在军事安全上依附美国。苏联解体后,欧洲并未及时调整这一战略依赖,依旧将美国视为维护自身安全的关键力量。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主导着对俄制裁、对乌援助等关键决策,欧洲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按照美国的节奏行事。这种依赖使得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被严重削弱,一旦美国的决策与欧洲利益相悖,欧洲往往无力反抗。
在经济层面,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金融霸权也让欧洲深受其害。特朗普时期对欧洲加征关税,严重冲击了欧洲的汽车、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在全球金融市场兴风作浪,欧洲的金融稳定也受到影响。例如,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使得欧洲企业与伊朗的正常经贸往来被迫中断,欧洲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欧洲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限制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也让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处于被动地位。
政治上,欧洲长期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缺乏独立的政治立场。在中东问题、亚太事务等方面,欧洲往往充当美国的“应声虫”,这不仅损害了欧洲自身的外交形象,也使得欧洲在处理与其他大国关系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对待俄罗斯的态度上,欧洲在美国的影响下,不断采取强硬措施,加剧了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而自身却未能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如今,欧洲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弊端,开始寻求战略自主。欧洲议会党团的联合声明,就是这种觉醒的体现。欧洲明白,要想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减少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欧洲开始加大国防开支,推动军事技术创新,试图建立独立的军事工业体系。例如,法国、德国等国积极推动欧洲防务一体化建设,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
欧洲也在努力拓展外交空间,寻求与其他大国建立更加平等、互利的关系。在中美之间,欧洲试图保持平衡,既不与美国完全绑定,也不与中国对立。欧洲与中国在经贸、环保、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事务中,欧洲也开始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进行协调与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国际秩序。
然而,欧洲实现战略自主并非一蹴而就。内部的分歧是一大阻碍。欧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国防开支、对乌政策、对俄关系等问题上,各国立场不一。例如,东欧国家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对俄罗斯态度强硬,而德法等国则更倾向于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种内部的分歧使得欧洲在制定统一的战略时困难重重。
外部,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对欧洲的控制。美国长期将欧洲视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北约、经贸关系等手段,对欧洲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掌控。美国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对欧洲的战略自主努力进行干扰和破坏,试图维持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欧洲被边缘化后,“坐在小孩桌”的处境是其长期依赖美国的必然结果。但欧洲的觉醒与战略自主的努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只要欧洲能够克服内部分歧,坚定地推进战略自主进程,就有望在国际舞台上摆脱“小孩”的角色,成为一支独立而强大的政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