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电梯冲顶事故敲响警钟:电梯维保不能走过场 2月18日晚,云南昆明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电梯冲顶事故,造成一名59岁业主不幸身亡。据媒体报道,涉事电梯从17楼疾速坠落到负二楼,紧接着又猛冲至33楼,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业主头部遭受重创,当场失去生命体征。这起事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再次将电梯安全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涉事电梯为2014年投用的奥的斯货梯,最近一次检验日期为2023年10月15日,而维保记录中“最近一次保养时间”显示“暂无” ,物业虽称今年2月已进行维保,但具体日期未公开。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可以确定的是,电梯维保不到位是引发此类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梯的保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底,全国电梯数量达1062.98万台 。电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电梯故障频发,甚至引发伤亡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电梯安全“三分靠制造、七分靠维保”,这是行业内的共识。然而,在现实中,电梯维保却存在诸多问题。一些维保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敷衍了事。比如“纸面维保”,即不进行真正维保,仅仅是更换纸质维保公示卡;甚至出现“纸片人”维保,用假的人形立牌代替其中一名作业人员,放在轿顶拍照上传,企图蒙混过关。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电梯维保的相关规定,也为电梯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造成电梯维保乱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维保费用低是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物业公司贪图便宜,选择报价极低的维保公司,很多报价甚至低于合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维保公司为了盈利,不得不降低维保质量,减少维保次数,甚至使用劣质配件。另一方面,维保人员待遇低、人员缺失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国电梯维保人才缺口高达60万。维保人员工作强度大、收入低,还要面临入行的风险,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人员不足使得维保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一些维保公司甚至只能带“纸片人”作业。 此外,监管不到位也是电梯维保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维保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一些监管部门对维保公司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或者只是进行轻微的处罚,没有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昆明这起电梯冲顶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电梯安全无小事,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要保障电梯安全,必须加强电梯维保工作。 首先,要提高维保费用,确保维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维保工作中。同时,要提高维保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电梯维保行业,解决人员缺失的问题。其次,要加强对维保公司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维保公司的日常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此外,还要加强对电梯使用单位的管理,明确其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其做好电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电梯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电梯维保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才能让人们乘坐电梯时更加安心、放心。希望昆明这起电梯冲顶事故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电梯安全保驾护航。
云南昆明,一26岁女子陪公司领导到昆明出差,领导以出差劳顿为由邀请女子一起到洗浴
【1评论】【1点赞】
用户15xxx37
维保就是打个勾把钱领了就行的吧[滑稽笑]
用户10xxx85
监管无能的乱像如果继续下去,事故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