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大航海时代错过了全球扩张的机会,而这种历史性遗憾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原因。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在面对高风险冒险行为时更加注重人命的保护。在那个年代,西方国家航海的高死亡率并没有阻碍他们的步伐,相反,这种“低人权”的社会生态成为了他们的独特优势,促使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全球扩展的步伐。
从历史来看,西方国家对待底层民众的态度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印度的种姓制度是由外来的雅利安人建立,这种制度实际上反映了西方的社会阶层观念。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生计,但民众并未大规模反抗,而是默默接受现实,继续为资本家工作。这种在“低人权”环境下的隐忍,使得西方能够在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化过程中取得长足进展,尽管是以牺牲底层民众的利益为代价。不难看出,这种承受剥削的韧性和对社会不公的容忍,成为了西方发展的驱动力之一。
放眼现代社会,美国表面看起来繁荣强大,但其繁荣的基础建立在底层民众的牺牲之上。美国底层民众不得不适应被剥削的生活现实,以至于卖血成为一些人的无奈选择。这种现象在中国难以想象。尽管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始终没有丢失对民生的重视,努力提升全民的生活水平。中国用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而美国表面上的富裕却离不开对底层民众权益的压榨。底层的美国人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就业机会有限、社会保障不足的困境,这在本质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毒品、犯罪和流浪汉问题泛滥。纵观这些问题,我们发现,西方国家在享受其“低人权”优势带来的发展红利时,牺牲的是无数底层民众的福祉。
中国现如今的改革与发展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重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诚然,每个社会都有各自的问题,但需要意识到幸运生活背后总有许多人默默付出。相比之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现状提醒我们,简单的表象下藏着复杂的社会问题。认清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的社会进步尤为重要。放眼未来,继续关注并改善民生,才是维持社会稳定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认识到这一点,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