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陕西的一个父亲为了报恩,将他19岁的女儿殷玉珍嫁到了内蒙古的沙漠深处。那个年代,一个父亲的恩情竟然让女儿背井离乡,远嫁他乡,成为一种几乎终生无法反悔的责任。面对父亲的执意,殷玉珍无奈地坐上了小毛驴,走向那片她从未想象过的荒漠。然而,关于婚姻和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在见到新家的那一刻化为了泡影。小到转身都困难的土房,四处漏风的木门,还有茫茫无边的沙漠,将她的希望一点点吞噬。
生活在沙漠腹地,意味着与世隔绝;这里没有邻居,只有无尽的风沙和贫瘠的土地。初来乍到的殷玉珍曾多次试图逃跑,然而浩瀚无垠的荒漠不仅让她在物理上迷失,也让她在心理上产生了无奈。每次试图离开,丈夫白万祥总是追随其后,将她安全带回。这种持续的困境和被沙困住的感觉,曾让殷玉珍无数次心生绝望。可是,在这样的绝望中,她逐渐感受到丈夫的善良和关心,这份情感让他们夫妻二人携手共度艰难。最终,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她内心生根发芽,殷玉珍决心通过植树改变现状,哪怕付出一生的辛劳。
年复一年,殷玉珍和她的丈夫倾注全部心血在沙地上种树。家里唯一值钱的羊换来了最初的树苗,每一夜的风沙和酷热,都是对她的考验。但经过无数次失败与再尝试,经过近二十年的坚持,这6万亩的荒漠,终于被他们创造性的绿洲代替了。当初的绝望之地,如今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她的努力不仅改善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生态与经济。这片绿洲的崛起让殷玉珍的名字响彻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受到了关注。作为治沙英雄,她以近乎传奇的毅力和行动证明了个人的巨大力量,不仅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程,也让世人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殷玉珍的故事,是一则充满希望和坚韧精神的佳话,激励着越来越多人加入治沙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