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朱砂白端石雕福结·诗文端砚「旧藏」

煜杰谈文玩 2025-02-21 17:06:28
清代朱砂包浆白端石雕「福结・诗文」端砚:文房雅韵遗珍 在古玩收藏领域,清代朱砂包浆白端石雕「福结・诗文」端砚独具魅力。 材质上,选用天然白端石。据《中国砚石材质研究》,白端石质地细腻,莹白如雪,极为珍稀。此砚正具此特质,手感温润,尽显材质之优。其表面朱砂包浆俏艳,与莹白石质相映成趣,视觉冲击力强。 工艺精湛。正面 “福结” 图案线条流畅,寓意吉祥,雕刻时工匠对力度把握精准,线条婉转灵动。背面诗文字迹工整,笔画遒劲,落款 “陈希祖”,陈希祖乃清代书法家,为砚台添文化与历史价值。 尺寸方面,砚长 23 厘米、宽 16 厘米、厚 2.6 厘米,重 2.2kg。造型规整,比例协调,便于握持与使用,无论赏玩或研磨皆适宜。 装饰富含深意。“福结” 象征福气、福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文则增添文化气息,与整体风格契合。 清代政治稳、经济兴、文化盛,文房四宝制作水平高。文人对砚台材质、工艺和文化内涵要求高,推动砚台工艺发展。白端石为端石稀有品种,备受推崇。 与同类藏品比,此砚优势显著。工艺上,白端石软,雕刻难度大;艺术风格独特,朱砂与白端石结合少见;文化寓意丰富。若保存良好,更为珍贵。当然,和清代其他端砚一样,体现当时高超技艺与文化追求。 艺术审美上,具传统经典风格,凭细腻石质、精美雕刻和深厚文化内涵展现魅力。市场价值看,[2016 年中国嘉德拍卖会],类似清代白端石砚成交价达 80 万元。因白端石稀缺、工艺复杂,市场供需紧张。但收藏受多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普通收藏者入手,需留意石质、工艺、落款真伪及品相。长远看,其艺术和历史价值使其收藏潜力巨大。 这件端砚,似一部无言的文化典籍,承载清代文房雅韵。大家对它的价值与魅力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交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