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一女子买2份保险,每年交50000元,共交10年,就可以每年拿到保底2个点的分红,业务员说这是一款终身产品,10年后,她账户有50万,可实际上,第11年。她账户只有1.1万,在11-20年期间,每年给她1.1万分红,她正常活着的情况下,能在第20年拿到62万,可懂行的亲戚告诉她,她掉坑里了,如果她把50万在银行存定期,可以拿到66-78万,女子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坚决要求全额退保。
这天,陈女士微信里一个好久不联系的人,突然找到她,神秘兮兮的告诉她,她们保险公司有款产品要下架了,性价比特别高,一般人她都不推荐。
业务员让陈女士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否则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业务员的三寸不烂之舌,把陈女士说的晕头转向,她也打算买份保险用于养老,就同意参保,一年交5万,一共缴纳10年。
当时她签订的是电子版的合同,字特别小,还密密麻麻的,她压根看不懂,也看不清楚。
而且业务员一直快速的往下滑,说她都帮陈女士看过了,啥问题都没,就直接让她签字。
出于信任,陈女士买了2份保险,并签订了电子版合同,而她纸板合同一直没拿到。
一天,陈女士跟自己的亲戚说起自己买的这份保险,亲戚比较懂行,听她说完,说她掉坑里了,还给她做了分析。
亲戚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这么一解释,女子恍然大悟,立马心凉半截。
当初保险业务员跟陈女士承诺这是一款终身险,她缴费10年期满后,她的万能账户里有50万。
可亲戚告诉她,实际上,第11年,她账户只有1.1万,在11-20年期间,保险公司每年给她1.1万分红。
如果20年后,她还健康的活着,她才能拿到本息一共62万,亲戚让她算一笔账,如果她把50万存银行20年定期,能拿到本息多少?
陈女士这么一算,立马瞠目结舌,按照银行定期算,她20年最少拿66-78,比做保险少拿了4-16万,这亏大发了。
陈女士找出手机里的电子说明书给记者看,第一段写着:未来的保单红利,为非保证利益,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有一张表格上显示,她第20年的红利,大概是12万多。
陈女士说,当时她签订电子版合同,字非常小,业务员叶快速往下拉,她根本没看清楚,她是被引导忽悠了,她要知道红利还不如存银行,说什么都不会买这份保险。
陈女士气愤的联系媒体,陪着自己去保险公司讨要说法,她要求全额退保。
当时的业务员没现身,其他工作人员接待的她,据对方说,当时业务员拿了一张纸,给陈女士一笔一笔算清楚了,20年能拿多少钱,而且,她已经在合同上签字,如果她没搞清楚,也不可能签字,而且电话回访,她也没提出异议。
陈女士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她要求对方提供业务员给她算账的那张纸,对方说是草稿纸,早就扔了。
陈女士质问工作人员,她确实没搞清楚,被误导了,请问合同上那些弯弯绕绕有多少人能看懂?
陈女士认为这份保险不如她的逾期,而且,她中途如果身故了,压根就得不到保障。
保险公司回复,据调查,在投保过程中没有发现销售误导。并且回访环节是本人签字,公司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目前在正在与客户进行协商解决。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保险法》第116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也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具体到本案,如果业务员在推销保险产品时,没能准确、全面地介绍保险产品情况,如夸大分红收益、隐瞒重要合同条款等,导致陈女士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则构成了对陈女士的欺骗和误导,违反了此法律条文。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5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如果业务员通过虚假宣传或误导性信息,如声称保险产品具有高额分红、终身保障等不实信息,诱导陈女士购买保险产品,则陈女士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广告法》第56条规定:如果广告包含虚假信息,欺骗或误导消费者,那么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发布的广告或宣传材料包含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导致陈女士误解并购买了不符合其需求的保险产品,则保险公司及业务员应该承担责任。
陈女士在购买保险产品过程中,如果确实受到了业务员的欺骗或误导,导致她基于错误的信息做出了购买决策,那么她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全额退保、赔偿损失等。
同时,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保险公司销售行为的监管,防止类似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发生。陈女士已向媒体曝光并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此,你怎么看?
之前买的早的分红型,回报率现在是高于银行利率了。在以前买时来说是被忽悠了,不过现在降了几次息,之前分红型帐户价值保底3个多点的就没必要退保,还是胜过存银行了。要具体了解,不要听别人忽悠
用户16xxx69
现在还有人相信保险?人身保险基本上都是骗钱。
饮马 回复 02-22 13:49
那么厚一本子,有几个人看完的
萧墙烽烟起 回复 饮马 02-22 15:04
你不看就只能被他们得员工忽悠,他们为了拿提成,不是保险公司骗你。事实早就证明了保险真的有用,只是在有些人的眼里没用
游龙16-6-19
保险就是一个坑
电梯维修人
跟我儿子的一样,每年交一万多,还差一年,里面现在只有两万元
佛山
保险公司就是骗子公司,早就应该铲除
用户10xxx80
有这些钱,不如去买股票,买几个银行股,每年的分红都会超过保险收益
用户10xxx90 回复 02-22 12:38
股票那么好挣钱,你早就富可敌国了[狗头]
用户18xxx40
保险这也不保,那也不保
用户99xxx09
要买保险就买,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职工的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农合保险,这些险种是老百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最安全险种,其它险种到理赔时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就是坑无赖呀。
用户73xxx41
许多不安定因素都有保险公司的影子,除了车船类保险,其它不如全部下架!
迷糊李
有的就是诈骗合同!叫一个普通人怎么去搞清楚保险合同里的条款!
秋风落叶宝贝
买保险给你的人不要工资吗,不管你的收益多少,他的提成都是2、3成左右。也就是说你在买保险的时候就亏了百分之二、三十。
仙居 回复 02-22 13:13
对
用户10xxx74
觉得不合适退保可以吗,如果不可以那应该问一下为什么买了不能退。
小钰兄
[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保险的理财险你都信?
用户39xxx77
保险千万别买理财型和分红型返还型,这都是坑人的,我保险买了不少,都是百来块的意外险和大病险
百分百神圣一击率
保险公司大多数都是骗钱的,还保险呢。商人从来不会去做亏本生意,除非他是被动亏钱的。
萧墙烽烟起
文盲才说保险是坑,是你们自己文盲被保险公司的员工忽悠
仙居
保险员工提成百分之三十多,不亏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