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间,中威电子发布公告,董事长、总经理李一策因工作调整辞去相关职务,在新董事长就任前,李一策仍需履行部分职责,而总经理职责暂由财务总监赵倩代理。翻看1月22日公布的中威电子2024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00万元-8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400万元-13000万元。
从实控人变更到“7年6亏”
中威电子全名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专业数字视频传输、控制领域的第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该公司拥有视频结构化、视频云技术、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感知与传输等核心技术,定位于以AI视频应用为核心的行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于“中威云”AIoT视频云平台和视频中台能力,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行业提供标准化、可复制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杭州市,实控人为新乡市人民政府。
中威电子是在2022年5月变更实控人的,当时已经历了多年业绩亏损。当年股东石旭刚与新乡市新投产业并购投资基金壹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之补充协议》。协议中约定,石旭刚将其直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的2392.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对应的表决权独家、无条件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新乡产业基金壹号行使。上述权益变动后,新乡产业基金壹号取得了中威电子控制权,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新乡市人民政府。
为什么这家总部在杭州的公司,与地处中原的河南新乡市有交集呢?该公司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与了新乡市的智慧工地、渣土车清运、智慧停车等项目。
中威电子近年来的业绩整体有些拉胯,最近7个年度有6个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2018年到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6.28万元、-8747.48万元、-11579.36万元、-5111.01万元、440.16万元、-7594.02万元。到了2024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400万元-8000万元。至于去年业绩亏损,公司认为是主要原因包括基于谨慎性原则补提信用减值损失,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长较多等。
从近年的营收来看,公司也不乐观。2017年营收规模曾达到4.58亿元,此后6年逐步下滑,2018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规模分别为3.07亿元、2.36亿元、2.09亿元、2.52亿元、3.64亿元、1.52亿元。2023年的营收规模直接砍半,已经跌到了2亿元以下。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6亿元-2.1亿元。
从近年的年报数据看,公司应收账款也居高不下。2018年至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数额分别为3.71亿元、4.26亿元、3.75亿元、3.51亿元、3.80亿元、3.47亿元。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为3.15亿元。
行业竞争加剧巨头环伺
目前,在安防行业向智能化转型、智慧城市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市场机遇将进一步向技术成熟、实力雄厚的企业倾斜,只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掌握相关核心技术,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立足于快速变化的市场,享受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红利。
为适应安防行业的时代发展,近年来,中威电子从安防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走向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的安防运营与服务提供的新业态,实力打造高清IP光传输系统、高清监控摄像机、智能事件检测设备、视频编解码系统、环境感知设备、视频云、物联感知综合管理系统平台以及报警系统、对讲系统、大屏显示系统、智慧停车、智慧灯杆、智慧服务区、巡检机器人等多样化产品体系,开拓车路协同、车联网等新领域。
图源:中威电子官网
然而研发投入、市场开拓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前中威电子巨额亏损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正在掣肘企业的发展。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中威电子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行业巨头凭借规模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相比之下,中威电子在资金、技术、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存在差距。面对诸多困境,中威电子需要积极寻求变革。
在公司治理层面,高管频繁变动。2024年3月18日,公司也曾发布公告,总经理何珊珊因个人原因提交书面辞职报告,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如今董事长、总经理李一策因工作调整辞去了相关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