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叫马方的教授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或者说是谈人性的,观点很振聋发聩。视频核心的主题是:将来置我们于死地的人,正是当初我们想拯救的人。 这个观点或者说思想,其实早就存在了,中外都有。比如中国有个讲东郭先生救狼、狼却要吃他的故事,就寓言了这样的思想。至于那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俗语,更是妇孺皆知,也是简述了这样的思想;外国则有个举世闻名的寓言,叫“农夫与蛇”,其观点表达,殊途同归。 但马方能结合现实说出来,就别有意境。 把这个思想观点剖析得最深刻最切入骨髓的,是鲁迅。鲁迅的《药》里,说一群人都攥着馒头等着沾被砍头人的血吃,而那个被砍头人就是为包括这一群人在内的草民们争取权益而亡的。马方提到的谭嗣同之死,便是鲁迅《药》的写作背景。 《药》对上述思想的表达其实是相当含蓄的,不是人人都能看明白。而鲁迅的另一篇文章,则对上述思想的表达要直率得多,几乎人人能看懂。这篇文章叫《聪明人、奴才和傻子》。 文章大意是,常挨皮鞭的奴才总是找人诉苦受到的猪狗不如的待遇,遇到一个聪明人很共情他,灌他鸡汤说,“你总会好起来的……” 但奴才不久又在诉苦——当然是因受苦涛声依旧之故——,说自己住屋窄小潮湿阴暗,连窗户都没有。结果遇到一个人——鲁迅称之为傻子——怒火中烧,他让奴才带他去奴才的住屋,然后动手砸墙开窗。奴才大惊失色,说主人要骂的!傻子说管他呢!仍然砸。奴才倒地痛哭打滚,且高喊:“快来人呀,强盗毁咱们房子了!” 一群奴才跑出来,将傻子赶走。最后到场的是主人。奴才得胜地、毕恭毕敬地说:“强盗要毁咱们房子,我首先叫起来,然后大家一起把他赶跑了……” 鲁迅的这篇小文,辛辣而犀利! 其实,你帮他、他却不领情,甚至反咬你的人有三类: 一类是《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一个口不能言,耳不能听的丑八怪——,他救助曾帮助过他并给他尊严的吉普赛美女艾斯米拉达时,另一群人也想帮他,但卡西莫多因口耳失聪,不辨好歹,反用巨石砸之,令人捏汗。但不可否认,卡西莫多是善良的。鲁迅《药》里拿馒头沾血吃的人勉强可划归此类,只是他们比卡西莫多多了些一点类似精明的东西在里面。 一类是某电视剧里的日本兵,电视剧名我记不清了,大意是一个日本兵因被中国人救过,所以不愿意屠杀中国人,但又不敢违抗日本军官的淫威恶令,不得不对救助过他的中国人下毒手。这个日本兵则属于人性未泯,尚有良知的一类。 最后一类就是东郭先生遇到的中山狼、农夫遇到的蛇、咬吕洞宾的狗,特别是鲁迅文里的那个常挨皮鞭的奴才。这一群类和前两类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也不能用“善良”“人性”或“愚昧”之类的词来描述他们,适合贴在他们额头上的标签只有两个字,这我就不明说了。 昨天发了一篇关于让我删除有关泰钢微头条的帖子,结果引来一众显示属地山东的网友的各种帖下留言,里面良莠不齐,但具有恐吓意味和功能的留言居多,给我一种“有指挥的行动”感觉。我也回过头仔细地重看了一下我之前发的那个帖子:前半段是说泰钢现状,后半段是我个人看法,不算出格。可能就有一句关于泰钢董事长的话大概会让一些想向董事长表现什么的人急眼了,所以一个个争先恐后而来。 当然,这都是我的主观猜测,倘不是,那最好了。
前两天,我刷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叫马方的教授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或者说是谈人性的
星鹏谈好啊
2025-02-21 12:25: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