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榨学生时间成为常态,学生始终都处在高压下长时间学习,从每天早上5点多到晚上的10点多,每天长达16个小时左右。 不要说是学生,换成任何一个成年人,你能受得了吗? 跳楼轻生,厌学自残,躺平摆烂,焦虑抑郁,家庭关系恶化,师生关系恶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为改变这一现状,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课间活动增加到 15 分钟,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减少中考科目,其中英语降到 100 分,高中推行正常双休日并取消晚自习。 然而,这些大动作真的能够彻底改变目前教育内卷的现象吗? 如今,强迫学生长时间学习,极限挤压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已经成为了教育的常态,人人都习以为常。 学校、家长、老师,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挤占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厌学状况十分严重。 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学生们看似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但实际上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很多时候都处于空耗、空转的状态。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却几乎没人理会这一现象。人们已经对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模式习以为常,甚至变得麻木,视而不见。 最近,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课间增加五分钟,每天一节体育课这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举措时,竟然引发了一大群人的反对。 反对者们振振有词,列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其核心无外乎是认为这样会减少学习时间,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他们的这种想法,简直是把孩子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巴不得孩子 24 小时都在学习。 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学习仿佛就如同工人搞生产,多一个小时,就能多产出一个小时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好成绩。 家长因为对教育理念和规律的不了解,产生这样的想法或许还可以理解。 但可恨的是,有些老师居然也这么想,也在这么做。他们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 还有部分校长,为了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和所谓的声誉,不停地给老师和学生加码,从早到晚让学生埋头学习,把学生的休息时间挤压到了极限。 这样的教育模式真的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学习,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增加课间休息时间和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效率。 减少中考科目和降低英语分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而高中推行正常双休日和取消晚自习,则能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休息调整。 当然,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家长们应该转变观念,不要过分追求分数,而是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老师们要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校长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说到底,高考的杠杆评价导向,以及将来就业导向必须要彻底改变,这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教育现状,才能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压榨学生时间成为常态,学生始终都处在高压下长时间学习,从每天早上5点多到晚上的1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02-21 10:58:10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