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四川大“毒枭”,却良心带货,每月贩毒160斤,被抓后警察竟发现他卖的都是冰糖,他凭借买一个送半斤的活动,不仅一度卷死全国的毒贩,甚至还受到了民警的高度赞扬,他就是被称为一代枭雄“糖"太宗的罗金成! 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到新时代的科技禁毒,中华民族与毒品的战争已持续184年。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更残酷,没有国界却更艰巨。 中国在禁毒这件事上,一直有着极其严格的执法力度,对于毒品犯罪采取零容忍政策,禁毒力度在全世界都是能排到前三的。 要知道,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海洛因达到50克以上即可判处死刑。 但在四川有个“大毒枭”,有时候一个月甚至能卖出四十公斤的“毒品”,最终居然只被判处了十个月有期徒刑,这是为什么呢? 2015年的一天,四川省大邑县的缉毒警察接到线报,说在这个县城里藏着一个“网络大毒枭”,一个月有高达40公斤的出货量,贩毒超过20笔! 这样的消息立刻引起了警方的重视,甚至还成立了专案组。 他们伪装成瘾君子,混入了对方隐秘的QQ群中。经过两个月的蹲点,他们终于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并且成功找到了这个“大毒枭”的窝点。 考虑到这样层级的毒贩,通常都会有一些武装力量,于是在抓捕当天,警方出动了大量的警力,准备把这个制毒贩毒窝点一锅端。 窝点显示在一处偏僻的村子里,等到警察们抵达现场的时候,却发现那里竟然没有任何埋伏,甚至连看守都没有。 这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而等他们一拥而上破门而入的时候,却发现里面只有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 警察一度以为是抓错人了,但在一番搜索之后,真的搜出了几十公斤的“冰毒”。警察见状,便立刻严肃的告诉老头,要以制毒贩毒的罪名逮捕他。 但这时老头却连忙摇头,说这些并不是冰毒,而是冰糖和明矾。还表示他们如果不信可以尝一尝,桌子底下还有化验单。 警察一听更懵了,但担心这是对方的阴谋,还是谨慎的将这些东西都带回去化验了。但没想到的是,老头说的是真话,那些确实只是普通的冰糖和明矾。 经过审讯,警察们才知道这位“毒枭”的故事。 这个人叫罗金成,小时候因为父母的溺爱,导致他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初中辍学后就跟一些不良人士混在一起。 结婚生子后,罗金成过了一段普通的生活。但没想到曾经那些不良的朋友又回来找他了,还带着他一起吸毒,他因此染上了毒瘾。 为了吸毒,他败光了家里所有钱,妻子也带着女儿离开了,但这也没能让他醒悟。 他用身上最后的钱继续去买毒品,没想到被对方骗了。气急败坏的罗金成也找不到对方,只能认栽。 但他却因此得到了启发,找到了生财之道。 从那之后,他也不吸毒了,而是如法炮制,用冰糖和明矾当成冰毒在网上卖。因为是资深瘾君子,他很懂得如何骗取买家的信任。 而罗金成也很聪明,为了防止那些穷途末路的瘾君子上门讨伐他,他找的都是距离很远的外地买家。 他在发货的时候通常会附上一小包茶叶,在附上一包冰糖或是明矾,同时还有它们的检验单,以此保证顺利发货。 而对方在收到货之后打开看了就会打款,毕竟毒品的真伪得真的吸上才能分辨。但等到对方发现的时候,罗金成早就拿到钱了。 那些上当的人也无法报警,只能认栽,罗金成觉得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面对警察的审讯,罗金成还大言不惭的说他某种程度上为禁毒出了力。因为那些瘾君子的钱都拿来买冰糖了,也就没办法去买毒品了。 这话让缉毒警察听了都有些哭笑不得。 最终在给罗金成定罪量刑的时候警察犯了难,毕竟他确实没有制毒贩毒,但他好像确实又违法了。最终,罗金成因为诈骗罪被判处了十个月有期徒刑,处罚金三千元。 都说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了刑法里,罗金成虽然没有制毒贩毒,但是这种钻法律漏洞的行为依旧不可取。
他是四川大“毒枭”,却良心带货,每月贩毒160斤,被抓后警察竟发现他卖的都是冰糖
天天叨八叨
2025-02-21 10:44: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