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低密度”须进一步降低!光吃他汀,可能不够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血脂管理一直是关键环节之一。过去,许多糖尿病患者被告知,只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一定水平即可。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标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要求更为严格,治疗方案也更加精细化。这背后,不仅是医学理念的更新,更是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健康风险的重新评估。 1. 从“<2.6mmol/L”到“<1.8mmol/L”:血脂控制目标的升级 过去,对于大多数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是**<2.6mmol/L**。这一标准源于2020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在当时被认为是较为合理的控制水平。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医学专家发现,这一标准可能不足以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2024年4月发布的《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提出了新的要求: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即使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LDL-C的控制目标也应降至<1.8mmol/L。这一改变的背后,是医学界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重新评估。研究表明,糖尿病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尤其是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其心血管风险已达到“极高危”水平。 2. 新标准下的治疗策略:他汀不再是唯一选择 随着LDL-C控制目标的调整,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方案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只需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即可满足控制要求。然而,如今仅靠他汀类药物可能难以达到新的控制目标。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建议,对于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中等强度他汀+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一方案不仅能更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事实上,中等强度他汀单药治疗往往难以使LDL-C降幅达到50%以上,而联合依折麦布则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依折麦布作为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不仅能显著降低LDL-C水平,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会增加他汀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3. 为什么需要更严格的血脂管理? 这一变化并非凭空而来。走进医院的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病房,我们会发现,许多冠心病、心梗、脑梗患者都有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而过去的标准可能低估了这种风险。 如今,医学界正在逐步纠正这一认知偏差。新的血脂管理标准不仅是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重新评估,更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通过更严格的血脂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梗、脑梗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4. 年轻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的个体化考量 对于年龄<40岁且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新的专家共识仍建议将LDL-C控制在**<2.6mmol/L**。这部分患者的心血管风险相对较低,因此在血脂管理上可以稍显宽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血脂问题。对于这部分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尤为重要,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等。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如今,对于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LDL-C的控制目标已从过去的<2.6mmol/L调整为<1.8mmol/L,而治疗方案也从单一的他汀类药物转向“中等强度他汀+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这一变化不仅是医学理念的更新,更是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健康风险的重新评估。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最适合的血脂管理方案,守护心血管健康。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低密度”须进一步降低!光吃他汀,可能不够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
河西有事
2025-02-21 10:41:12
0
阅读:251
用户73xxx36
46岁突然患一型糖尿病,低密度2.2,看来要吃药控制到1.8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