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

悦悦小侃历史 2025-02-20 16:26:36

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的战术,那就是选择在每年春天进攻……   汉匈之间的矛盾最早可以追溯到白登山之围。   汉高祖刘邦听说自己的大将韩王信投靠冒顿单于,亲自率领30万大军与对方交战于铜鞮,结果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取得大胜,士气大涨,刘邦想借此机会驱逐匈奴,铲除边患。   大军出发之前,刘邦特地派心腹到匈奴驻地探查,不曾想冒顿单于早就收到消息,故意隐藏实力。   刘邦误以为匈奴不足畏惧,率领32万大军挥师北上。   就在汉军行至白登山一带时,冒顿单于率领40万骑兵突然杀了出来,直接将刘邦团团包围。   后来还是汉高后吕雉收买单于的阏氏才将刘邦救回,此战也成为汉朝皇室不足为外人道的耻辱。   直到汉武帝时期,经过文景之治的不断改革,汉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升。   此时的汉武帝年轻气盛,豪情万丈,想要尽快解决掉匈奴这一心腹大患,洗雪汉高祖时期的耻辱。   于是在汉武帝的主导下,汉匈大战彻底拉开序幕。   早期对匈作战中,汉朝军队主要以防守为主,被太史公大加赞誉的飞将军李广,就是防守的主力战将。   汉军之所以如此被动,一来是汉朝马匹不够充足,骑兵作战技术也远不如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二来匈奴是游牧民族,常年迁徙,根本没有像汉朝城镇这样固定的大本营。   一旦汉军深入大漠,不仅容易迷路,可能还会被匈奴包抄合围。   不过也正是因为匈奴游牧民族的特色,给汉朝军队提供了启发——养殖马匹,培养骑兵。   终于在公元前127年,匈奴出兵上谷,汉武帝迎来了第一个反攻的机会。   他派卫青率领大军从云中北上,沿着黄河向河套地区发起猛攻。   河套平原一直以来都是汉匈矛盾的焦点。   每年冬季,北方草原逐渐被冰雪覆盖,冻死了大量的马匹和牛羊,匈奴人失去了粮食就会借机南下,主要盘踞在河套地区,肆意侵扰周边的汉朝城镇。   这场大战打得酣畅淋漓,卫青一举收复了河南地,不仅为将来汉匈作战打下广阔的战略纵深,还向朝野臣民证明了一点——汉武帝的战略主张并没有错。   在接下来的漠南之战中,卫青前后两次率兵深入匈奴腹地,不仅粉碎了右贤王部的抵抗力量,还将匈奴的左右两部拦腰剪断。   公元前121年3月,霍去病更是宛如神兵天降,率领骑兵部队深入大漠几千里,直接扫清了河西走廊上的匈奴残部,打得他们毫无反抗之力。   甚至连匈奴的小孩儿听到霍去病的名字都不敢哭泣。   霍去病也在对匈作战中达成中国古代武将的最高成就——封狼居胥。   从战略防守转变成战略反攻,汉朝用了四代人的时间,而汉武帝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除了卫青霍去病骁勇善战之外,和汉军出兵的时间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河西之战霍去病三月出兵,漠南之战卫青在春日出朔方,为什么汉军总喜欢在春季出击匈奴呢?   因为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季之后,北方草原的动植物几乎全部凋零,此时正是匈奴粮草最空虚的时候,所以赶在夏季水草丰盛之前,他们会成群结队南下抢夺边境汉人的食物。   如果此时汉军出击匈奴,不仅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甚至战线拉开之后,匈奴的补给很快就会崩溃,能够极大限度减少汉军的伤亡,速战速决。   古往今来的战争能够取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将帅齐心,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错。   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汉匈之战,也彻底解决了汉朝边患的威胁,之后汉昭帝继位更是剿灭了匈奴余部。   澎湃新闻:匈奴真的是被汉武帝击败了吗?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悦悦小侃历史

悦悦小侃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