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作家吴晓波写给浙江农民的书

雨安聊文学 2025-02-20 16:23:50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1990年开始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作,工资只有70块每月。 写了三年专栏之后,在社会上终于有了一定的名气,1996年,他开始写书。刚开始,吴晓波尚未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确定写作的主题,只是凭着兴致而写。前三年出版的《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基本上都无人问津。 那一年,也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农民创世纪》。书中吴晓波谈到了义乌,也讲到了温州、绍兴、宁波、杭州的一些典型市场,还写到了当年名噪一时的“庆元中国香菇市场”! 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近1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是浙江省,每年增长在11%以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也是浙江省,平均指数达10.6%……浙江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连续11年蝉联全国第一。全国百强县中,浙江省占据了22个,在百强乡镇中,浙江省占据了24个。” 不消说,九十年代的浙江无疑走在中国省域经济发展的蕞前列,而这,想必也正是勾起青年记者吴晓波好奇,进而决心对浙江经济崛起的奥秘一探究竟的原因所在。 从那一年开始,吴晓波给自己定下来一个目标:每年写一本书,每年用书稿的收入买一套房。就是这个朴素的目标,造就了后来的“亿万富翁”吴晓波。 近日听到吴老师这本《农民创世纪》的序言,让我欣喜地发现借着一个目光锐利的时代亲历者和记录者的文字,真正开始了一次回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省的“创世纪”之旅。 重新发现这个流露古老气质又蕴含无限生命力的群体——中国农民,浙江农民。吴老师的笔下,我们大抵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那种植根于地地道道浙江农民之中独特的内生性创造力。不满足听书,我第1⃣️次付费电子阅读完了该书。 20多年来,吴晓波持续地专注于写作这一件事,然后把写作带来的财富再投入到房地产。最终,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进而实现了财富自由。1999年的时候,吴晓波还在千岛湖上花五十万买了一座小岛。今天,那个小岛的投资,早已经给他带来了千倍的回报。 如今吴晓波是中国稿酬蕞高的作家之一,在杭州市中心西湖办公,号称“一个亿也买不动”的独立经济作家。 读公号文章的时候顺便解锁了一个专业术语:复利。复利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其本质就是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做有累积效应的事情。循环往复地坚持下去。 吴老师成为了复利的典型代表,2014年,创办《吴晓波频道》彰显复利的威力。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