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人不可貌相。就这样的一个残疾人,在一个地方待了二十多年,养了三代人,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还全款买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你信吗? 这个小小的摊位,天天在我经过的路上赚钱,我却总是对他视而不见。但是我知道,他在这里已经摆了二十多年的摊了。 我在这片居住了三十多年,我知道他的存在,但却忽略了他的存在。 我是今天要配一把钥匙,他才又进入我的视线里。 春节期间我就想配一把车库的钥匙,可一时想不起来哪里有配钥匙的地方。 直到今天别人告诉我,说你每天经过的那个地方不就有个配钥匙的人吗?我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咋就忘记这个人了呢? 他其实是我母亲的娘家人,过去我妈说过,他是小儿麻痹症,双腿不能站立,只能蹲着走路。他家弟兄多,如果在农村老家,他是没有活路的,但是他很聪明,学啥都快。为了生活,只能进城来以修鞋子为生。 过去他在我家后边的巷子里租了一个几平方的小屋,生活和补鞋都在这间小屋里。二十多年前我找他补过鞋,也和他聊过天,提起我妈妈,他是知道的。我只是证实了他是我妈娘家人,但并没有任何交集。 后来他从巷子里搬出来在大路边摆摊,我的房子也拆迁了,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但他摆摊的地方是我每天必经之处。只不过他是在路边的一个角落里,我常年没有补过鞋也没有配过钥匙,所以把他忘记了。 但我有个很深的印象就是,这个角落里经常围坐着几个人在那里聊天。我是视而不见罢了。 今天我找他配钥匙时,已经有几个人坐在他这里。有人是闲聊天,有人是在修补鞋子。他正在给别人补一双脱帮的棉鞋,我就静静地站在边上等着,听他们聊八卦。而我发现,无论别人聊什么,他只是淡淡地听着,不插话,不评论。 等他补完了,我才把钥匙递给他,也没有问价格。问价格纯属多余。像这种几十年都不动地方的摊位,价格是不会乱来的。他要多少都无所谓。 我问他:“你在这里摆摊有二十多年了吧?”他说是的,他清楚地说出了,他是2001年2月3号从对面的巷子里搬到这里的。 在我印象里,这里原来有卖雪糕的老太太,有报刊亭,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在这里摆摊了,可能是城管对他的照顾,还把路边一座两层楼的楼梯拐角处封起来,做成了一个小屋,供他放谋生的工具。无论刮风下雨,他都风雨无阻的出摊。因为小屋只有两三个平方,他早已在小屋门口支起了一个太阳蓬,里面摆了几个小凳子,太阳蓬就成了他常年工作的场所。这里不仅成了马路清洁工临时休息和乘凉的地方,也成了附近老人们来聊天的地方。 在他配钥匙的过程中,我简单询问了一下他的情况,他只是含蓄地笑笑,淡淡地说就住在对面的小区里。我知道那个小区是在前些年新建的湖景小区。从他人的描述中我才得知,他早已结婚,媳妇的身体也有残疾,他们有一子一女,一个已经专科毕业,一个在上大学。 在他们弟兄几个中,他是唯一一个身有残疾,但现在却是生活条件最好的。故此他的老母亲也来和他生活在一起。 我不由一阵感慨。当很多四肢健全的人还在抱怨生活不公、甚至身负债务的时候,他这个身有残疾的农村男人,却默默地为自己和家人创建了一个小康之家。他的肢体这辈子都无法站立起来,但他的精神却让很多人汗颜,他残疾的身体战胜了我们很多健全的人。 很多人是四肢健全,但心有残疾。 看看他的经历和现状,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到底是我们自己不够努力,还是真的命运不公?
真是人不可貌相。就这样的一个残疾人,在一个地方待了二十多年,养了三代人,供出了两
尚玛谈事
2025-02-20 16:23:40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