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为了区别我们跟西方,他们搞了个“双轨制”,简单

枚春桃 2025-02-20 13:29:10

卢旺达其实很懂什么叫“见人下菜”,为了区别我们跟西方,他们搞了个“双轨制”,简单说就是针对不同国家,摆出两副面孔。一边是实权在握的政府部门,这套班子主要面向东大,谈的全是实打实的合作,另一边是几乎没啥权力的“国民议会”,专门应付欧美国家。   这帮议员一开口,就是民族和解啊,大屠杀反思啊,少数群体权益啊,专戳中西方那些"政治正确"的痛点。你看那议会里,女性议员占比高达61%,全球第一。还有各族裔代表,连只占人口1%的特瓦族都有人。这些"花瓶"虽然没啥实权,连预算都碰不到,但在西方人眼里那叫一个高大上。   卢旺达为啥要整这么一出?还不是摸透了各方的胃口,你看西方国家,最爱听那些漂亮话,喜欢包装得好看的"政治正确"剧本。卢旺达就投其所好,给他们看他们想看的。   至于东大,卢旺达就直接亮出硬实力。基建合作、军事交流、经济往来,样样都来真的。中国援建了卢旺达70%的公路,还帮忙盖了外交部大楼和国家体育场。2019年阅兵式上,卢旺达士兵喊中文口号、踢中式正步,妥妥解放军的大弟子。   这套双轨制玩得溜,背后是总统卡加梅的高明手腕,这位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强人,对国际规则门儿清。他深知,对中国这样的务实派,就得拿实打实的发展成果说话。而对西方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就得讲故事、造人设,用政治正确换取话语权。   卡加梅还懂得"内外有别"。对外再怎么"端水",对内可是铁腕治国。禁止民族身份标识,搞"全民劳动日",连自己都带头扫大街。结果?基加利成了"非洲最干净城市"。有人权组织批评?卡加梅的回应简单粗暴:"稳定比民主口号更重要。"   这套玩法看似投机,其实是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智慧,卢旺达既拿到了中国的投资,又堵住了西方的道德批评,可以说是把平衡术玩到了极致。   从曾经的"人间地狱"爬到今天的"非洲之星",GDP连续20年保持8%以上增长,首都基加利被誉为"非洲小深圳",这可不是靠运气。   或许有朝一日,当卢旺达不再需要"两副面孔"时,才是真正崛起的开始,但在那之前,生存就是最大的正义。

0 阅读:102
枚春桃

枚春桃

是非 审之于人 毁誉 听之于人 得失 安之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