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最失败的投资,折腾10年回到原点,达达重启外卖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2-20 12:32:23

最近,沉寂许久的外卖行业突然热闹了起来。因为京东宣布“零佣金”进军外卖业务,并且还决定逐步为其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对于京东此举,美团、饿了么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倒是媒体行业炸开了锅。什么“京东抄了美团的后路”、“外卖行业杀进来一只鲶鱼”、“美团紧张、饿了么颤抖”……各种耸人听闻的解读,倒是让读者挺“紧张”。

其实,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要盘活自己最失败的一个投资——达达集团。

10年发展,达达溜了京东一整圈

2014年,外卖市场开始兴起,饿了么、美团、淘点点、百度四家杀入,疯狂攻城略地。彼时还在安居客就职的蒯佳祺看到外卖行业存在的巨大机会,远赴大洋彼岸邀请杨俊一起创立了达达,聚焦于餐饮、商超即时配送领域,以众包物流的模式,为外卖公司的订单进行配送服务。

由于当时O2O的概念火热,2015年4月,京东也上线了京东到家,开始试水即时零售。

那个时候达达每日的订单也不过10万单,但胜在覆盖城市较广,已经在业界有了一定的地位,蒯佳祺感觉自己行了。2015年10月,达达上线了外卖平台“派乐趣”,但刚上线,就成为众矢之的,被几大外卖平台封杀,不到三个月就草草下线关停。

经此一役,蒯佳祺意识到,外卖行业已经没有达达的机会,于是他将目光投向生鲜、商超的众包服务。

刚刚上线的京东到家,正需要达达这样具有众包物流模式和配送能力的平台来完善其即时零售的配送环节;而达达也需要京东这样的商流资源、资金以及技术,两者一拍即合。2016年4月,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为达达-京东到家,京东以业务资源及2亿美元现金换取达达集团约47.4%的股份,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18.3美元,较发行价高开14.3%,市值超40亿美元。

上市并不是结束,达达依然继续吸血京东。2021年3月,京东以8亿美元认购达达新发行的普通股,持股比例达到51%。2022年2月,达达又向京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普通股,换取京东5.4亿美元现金和部分战略资源,完成后,京东持股达达的比例增至52%。

之后达达正式并入京东,达达原创始团队的蒯佳祺、杨骏接连退出,在董事会主席这一关键职位上,京东先后派出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

2024年9月,京东集团从沃尔玛手中收购了达达总计87,481,280股普通股和1,875,000股美国存托凭证。按照当时达达股价估算,京东和沃尔玛的这笔交易额将超1.15亿美元。交易完成后,京东持有达达股份增至63.2%。

2025年1月25日,达达收到京东私有化要约,京东拟每股ADS2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的价格收购达达所有已发行股票,给出的达达估值约为5.2亿美元。

10年时间,京东用将近22亿美元现金和战略资源,最终拿下达达,重新启动外卖业务。蒯佳祺或许也没有想到,达达始终逃过不送外卖的命!

2016,达达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江湖传言称,达达与京东到家的合并,是时任京东战略投资副总裁的常斌一手促成。当时美团和饿了么外卖补贴大战正酣,蒯佳祺意识到外卖行业基本已经没有达达的机会,于是他果断的停掉了达达的外卖平台——派乐趣,将目光投向生鲜、商超的众包服务。

2016年春节前后,常斌找上蒯佳祺问其想不想见见刘强东?常斌和蒯佳祺最初的接触,其实就是让达达配送一些京东到家上的订单,后来双方熟悉了,常斌又觉得京东的配送员也可以在空闲时间做达达,这样对双方都有利,达达提升了运力,京东配送员也增加了收入。

但不管怎么说,蒯佳祺还是去见了刘强东。结果两人一拍即合,刘强东当即就表示:“咱们一块干!”

这个传言多少有点隐晦,我觉的依据当时的形势判断,更大的可能是蒯佳祺主动通过常斌寻求与京东展开更深入的合作,这才得到去刘强东办公室拜访的机会。

因为当时达达作为同城速递服务商,主要订单都是来自外卖餐饮平台。而随着2015至2016年,外卖行业竞争的加剧,外卖平台已不愿再将订单全部分发给第三方平台。这就迫使蒯佳祺需要寻找新的订单来源,以支撑达达的业务增长,而京东到家,恰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江湖上还有另外一个传闻。2015年,刘强东和章泽天结婚,婚后,章泽天便进入红杉资本学习投资。而红杉资本更是参与了京东的早期投资,对京东的发展帮助巨大。

达达是红杉资本孵化的项目,后面,红杉资本更是参与了达达A、B、C、D等多轮投资。正如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所说:“作为第一个伙伴,红杉深度参与了达达‘从0到1’再到枝繁叶茂的整个过程,真正以‘fromideatoIPOandbeyond’的方式陪伴达达发展壮大。”

所以我觉的,达达和京东的合并,背后更大的影子应该是红杉资本。而章泽天当时正好在红杉资本,无疑为这桩交易进一步增加了信任的筹码。

达达这个局中,谁是最大受益者

红杉资本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它不仅孵化了达达全程参与了达达至IPO的多轮融资,在融资阶段和IPO阶段都获得了巨大收益。

达达IPO前,红杉资本持股11.4%,2021年2月,红杉资本持股下降至7.3%;2021年9月,沈南鹏及红杉资本更是从达达套现了3000万美元。至2024年9月,京东持股比例增至63.2%,成为绝对大股东之后,再无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信息披露。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其他股东持股比例过小,要么就是已经退出。

蒯佳祺和杨骏作为达达创始人和高管,肯定是达达发展壮大红利的最大获益者之一。5轮融资,股权被稀释,待达达IPO后,蒯佳祺和杨骏依然持股8.3%,1.7%。后续随着京东的增持,可能和其他股东一样相继退出。

从财务角度看,京东和沃尔玛对达达的投资是亏损最大的。尤其是沃尔玛,在2024年9月将持有的9.3%的股权转让给京东,更是血亏。因为截至2024年9月,达达市值一路暴跌只剩下上市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但从战略角度看,京东通过达达完成了即时零售业务布局,而且现在还在谋求达达的私有化,并重新启动外卖业务。说明,达达对京东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而且京东还在想方设法,重新盘活达达。所以,从长远来看,京东对达达的投资虽然目前来看财务方面有所亏损,但未来也是存在逆势翻盘的机会。不过,当京东电商的规模接连被拼多多和抖音超越,变成行业老四,基本盘失守后,对这个需要持续输血的外卖业务,能有多久的耐心,是需要重新考量的。

番外:蒯佳祺是“阿宝”,“爷叔”又是谁?

现在的蒯佳祺已经财富自由,并成为了红杉资本YUE创业加速器的常驻导师。找了很久,找到了一个他的采访,而他说的这段话也蛮有意思。我摘录如下:

过年的时候,蒯佳祺看完了电视剧《繁花》。看到主角阿宝的故事,便回想起自己创业一路以来的经历,遇过的贵人相助,就像那位爷叔。“每个阿宝都需要一个爷叔。”蒯佳祺说。

不知道蒯佳祺说的“爷叔”是红杉资本还是沈南鹏?或者刘强东?没有他们的话,蒯佳祺也会很好,但一定没有现在的经历那么精彩!

0 阅读: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