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一通电话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次通话的核心,指向了乔·拜登及其儿子亨特在乌克兰的经济问题。
亨特·拜登曾在乌克兰能源巨头布里斯马公司担任董事,每月收入高达5万美元,而他本人并无相关行业经验,这让外界质疑其职位是否来自父亲的政治影响力。
彼时,乔·拜登身为副总统,推动乌克兰以涉嫌腐败为名,解雇总检察长维克托·肖金,而肖金正在调查布里斯马。特朗普敏锐捕捉到这一疑点,认为其中藏着不可告人的交易。
通话中,特朗普直言不讳,要求泽连斯基调查拜登父子的行为,言语间流露出对乌克兰局势的关切。他提到美国对乌克兰的慷慨援助,语气中带着期待,希望乌克兰能挖出真相。
此前,特朗普政府批准了近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却在通话前夕暂时冻结,这被一些人解读为一种无声的提醒。
然而,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他只是想揭露腐败,确保美国援助不被滥用,而非施加压力。他的私人律师鲁迪·朱利安尼也在乌克兰积极奔走,显然是想为这一目标铺路。
拜登父子的乌克兰故事始于2014年。亨特加入布里斯马时,乌克兰正深陷政治动荡,拜登则负责协调美国对乌政策。肖金被解职后,布里斯马的调查悄然平息,这让许多人怀疑拜登利用职权为儿子开道。
尽管拜登坚称此举是国际社会反腐共识的一部分,但时间线的巧合令人生疑。特朗普显然对此深感不安,他甚至在通话中提及Crowdstrike事件,试图将拜登的乌克兰行为与更广泛的政治博弈联系起来。
特朗普提到的CrowdStrike公司,主要与2016年大选期间俄罗斯黑客入侵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服务器有关。该公司负责调查此事件,称俄罗斯黑客参与。特朗普则质疑CrowdStrike的调查结果,认为其可能存在偏差,且与乌克兰政府有联系。
泽连斯基在通话中显得小心翼翼。他刚上台两个月,急需美国支持对抗俄罗斯,自然不愿得罪特朗普。他承诺会“彻查”此事,并提到与朱利安尼和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的合作。
然而,通话记录公开后,泽连斯基的处境变得微妙。他公开淡化压力感,却难掩被夹在美乌关系中的尴尬。特朗普对他的态度似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既有盟友间的期待,也有对乌克兰是否“够格”的审视。
这通电话的曝光源于一名情报界人士的举报,随即引发美国政坛地震。众议院启动弹劾调查,指控特朗普滥用职权,但参议院最终否决了指控。
特朗普始终坚称,他只是想清理华盛顿的“沼泽”,包括拜登父子在乌克兰的潜在不当行为。他的支持者认为,这场风波恰恰证明了体制内对他的不公打压,而拜登的乌克兰往事却被轻轻放过。
拜登父子的乌克兰瓜葛并非孤立事件。亨特的商业活动还涉及其他国家,每次都伴随着父亲官场身份的影子。乌克兰只是冰山一角,布里斯马的肥差和高额回报让人不禁追问:这真的是巧合吗?
特朗普显然不这么想,他通过那通电话向泽连斯基传递了一个信号——美国需要真相,而非掩饰。他的举动或许是大胆的,但也流露出对泽连斯基的某种期望。
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他希望这个国家能在反腐和地缘政治中展现价值。
至于拜登父子,亨特后来的税务和法律纠纷让乌克兰往事更加扑朔迷离。泽连斯基在2019年电话事件后选择低调应对,他公开表示未感受到特朗普的直接压力,试图避免卷入美国内政,同时未提供任何拜登父子贪腐的具体证据。
泽连斯基在布里斯马事件中未能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尤其是涉及调查拜登家族的期望,这显然让特朗普感到不满。特朗普2025年再度上台后,对俄乌战事中乌克兰的冷淡态度,或许是对当年布里斯马事件积怨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