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的宽”还是规避风险? 四川泸州一则"农村宴席禁用四季豆"的新规,炸出了当代治理的魔幻现实。当文件把野生菌、鲜黄花这些刻进DNA的家乡味道贴上"高风险"标签时,我们不禁要问:防住了食品安全风险,防得住文化水土流失吗? 传统美食为何被嫌弃? 西南人的餐桌上,四季豆焖饭是童年记忆,野生菌火锅是山野馈赠。这些传承百年的吃法,藏着老祖宗传下的"安全密码"——云南人采菌看蚁穴,贵州人煮豆必焖透。可如今科学检测仪一照,这些经验智慧全成了"违规操作"。 管理方式是否太一刀切? 就像为防溺水抽干池塘,禁食令折射出治理思维的懒惰。日本山村处理剧毒河豚,考个证就能合法经营;浙江给乡厨发"民间大厨"证书,既保安全又留传统。可见堵不如疏,懒政才是最大的风险。 乡宴该有什么样子? 真正的乡愁,是村头土灶升起的炊烟,是乡厨颠勺时的油盐分寸。与其用禁令筑起"文化隔离带",不如制定《四季豆安全烹饪指南》,培训"野生菌鉴定师"。毕竟用消毒水冲洗乡愁的治理,比夹生四季豆更让人闹心。 当无人机开始巡查农村流水席,当AI识别系统扫描八仙桌上的腊肉,我们是否正在用科技铁笼锁住最本真的烟火气?守护食品安全不该是消灭传统,而该让科学给传统打个辅助,毕竟,没有四季豆的农村宴席,和预制菜年会有什么区别? 农村 农村美食
“管的宽”还是规避风险? 四川泸州一则"农村宴席禁用四季豆"的新规,炸出了当代治
小儿婉君
2025-02-20 11:14:48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