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2架小飞机空中相撞:航空安全问题亟待“补课”
当地时间2月19日上午,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两架小型飞机在空中相撞,造成至少2人死亡。据报道,事发于马拉纳地区机场,两架飞机分别为塞斯纳-172型和兰开尔360 MK2型,各搭载2人 。这起事故如一记重锤,再次敲响美国航空安全的警钟。
此次事故发生在小型地方机场,该机场没有指挥塔台,飞行员依赖无线电通报位置,这无疑增加了飞行风险。而近年来,美国航空领域可谓事故频发。仅2025年,先是1月29日,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客机与“黑鹰”直升机相撞,机上67人全部遇难;接着2月10日,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机场跑道上两架飞机碰撞,致1死4伤;再到此次小飞机空中相撞。短短时间内,多起严重事故接连上演,美国航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美国航空事故频发,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飞机硬件设施老化、维护不足。部分飞机服役时间长,像塞斯纳小飞机,此前就频繁出现事故,机体与设备老化,难保障飞行安全。另一方面,空管系统问题突出。空管人员配备不足,长期疲劳工作,导致指挥失误;空管技术落后,小型机场缺乏先进设备,无法精准引导飞机。空域管理也较为混乱,军用、民用飞机航线冲突,协调机制不完善。
这一系列事故影响深远。对遇难者家庭而言,是难以承受的悲痛,亲人瞬间离去,家庭支离破碎;对美国航空业来说,严重打击民众信心,降低航空出行吸引力,导致营收下滑,国际声誉受损。
为改善现状,美国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升级老旧机场设施,完善指挥塔台等设备;加强对飞机维护保养的监管,建立严格检测和淘汰机制;优化空管系统,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指挥效率;完善空域管理,协调军民航空关系,制定科学飞行规则。
航空安全人命关天,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悲剧。美国应深刻反思,迅速行动,为民众提供安全可靠的航空出行环境,也为全球航空安全树立良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