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经方思维”微信公众号里面发现一篇精彩医案,出自浙江丽水市中医院郑勇飞主任,

梦菡聊健康 2025-02-20 00:29:37

刚在“经方思维”微信公众号里面发现一篇精彩医案,出自浙江丽水市中医院郑勇飞主任,借花献佛,与诸位同好“奇文共欣赏”!

这是一位7岁小男孩,一岁感冒后出现终日吐口水不止,曾经附子理中丸、香砂六君子、补中益气、柴桂姜、小建中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每天吐清口水。患儿营养状况好,面色红润,唇红,会吃,偏胖,没有明显的虚弱征和寒象,而且舌边还是红的,舌苔略白腻,脉象是左寸关弦滑,右寸关沉、重按无力,作者考虑病机为“肝强脾弱”,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方是半夏泻心汤,不完全符合作者对病机的判断,大概作者也疑虑患儿有“热象”,比如面色、唇色、舌色,结果无效。

二诊医生从虚寒入手,予甘草干姜汤,已经命中右寸关脉沉这一脾胃虚寒的病机,可惜口水只是略减少,疗效仍不明显。医生仔细询问家长,患儿还有无其他表现,家属补充,患儿平时脾气暴躁,哭闹时常伴恶心呕吐,医生恍然大悟,这是肝胃虚寒,厥阴挟寒饮上逆,种种“热”象,皆因为“郁”,感冒后邪气未完全祛除,滞留体内,肝欲升发祛邪,无奈脾胃虚寒,寒饮滞留,斡旋无力,肝奋力左升,导滞寒饮上逆不止。吴茱萸苦温,能升能降,升而祛邪,胃气自然右降,口水即消,此即中医之大道,不研修经典,何能知晓,又如何治疑难病?

自此病入坦途,并增加吴茱萸用量,反佐乌梅保津,巧思!整个医案故事真实灵动,引人入胜[good]

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呢?再优秀的医生,也不可能次次都一下看准病机,这诚然与医生的理论修养、临床经验有关,也与病机的复杂、症状的真伪夹杂有关。患者最好就诊找一位年富力强的中医,高年资主治或者年轻副高,往往有十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和五年以上大规模中医门诊经验,若平时再勤于读书思考,则学验皆备,放心地把身体交给他吧,不要急躁,也不要期望值过高,就一点一点去做,像愚公移山一样,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解。您在苦苦寻找良医,良医又何尝不是在苦苦等待有缘的患者呢?就近求医,一旦合适,以后您和您家人都将有良医在侧、保驾护航,这与跨越长距离、旅游式看中医,有着本质的区别。医生盼着自己有口皆碑,患者盼着自己全家健康,不是吗?

我相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也相信现在中医发展环境良好,处处都有优秀同道,祝大家所愿皆得偿,喜乐安康[鲜花]

1 阅读:1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3
2025-02-20 12:59

的确是吴茱萸汤。但病因还是要辩一辩的。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1
2025-02-20 20:06

是不是该合用五苓散?

梦菡聊健康

梦菡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