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典型的“热搜话题型”说法~
属于“部分真相”,表达成很吸引眼球的话术。
当我们谈到补钙食物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
1、食物中的钙含量;
2、该食物中钙的吸收率;
3、食用该食物的便捷性。
通常说奶制品或许是最好的补钙食品,并不是因为它“含钙量最高”,而是因为在以上3方面都“高分”:1、钙含量比较高,每100毫升牛奶约有120毫克钙;2、吸收率高——不同测试方式所得到的具体数字不同,低的有24.7%,高的有37.7%;3、方便大量摄入。
确实有不少蔬菜或者其他植物性食物的钙含量比牛奶还要高(说“3种”比说“很多种”要更吸引眼球,类似的话术还有“这种”),比如甘蓝、生菜、莴笋、卷心菜、青菜、黄豆、芝麻等等。
它们钙的吸收率相差很大。高的比如像甘蓝、生菜、莴笋、卷心菜,吸收率比牛奶还要高,能超过30%;而豆芽和黄豆就要低一些,大约在10-20%之间;而芝麻和菠菜就非常低了,大致在5%或更低。
也就是说,甘蓝、生菜、莴笋、卷心菜这些绿叶蔬菜,如果按照相同重量来算,补钙效率比牛奶还要高不少。它们没有成为“补钙偶像”的原因在于:蔬菜不像牛奶那么方便大量食用,喝半斤牛奶很容易,吃半斤蔬菜就要麻烦一些。
一般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一袋半斤的牛奶,含有的钙大约有300毫克,也还只能满足每天需求的一部分。
绿叶蔬菜除了提供相当多的钙,还能提供各种维生素、其他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所以,绿叶蔬菜应该成为每日食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蔬菜和牛奶,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协作为人体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