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F-126型护卫舰项目进展与海军发展动态

实事大家谈 2025-02-19 15:32:09
2023 年 12 月 7 日,德国海军迎来重要时刻,其下一代主力军舰 ——F-126 型护卫舰在德国沃尔加斯特造船厂举行开工仪式。这一项目备受瞩目,首舰预计于 2028 年前后交付德国海军,它将成为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建造的最大吨位水面作战舰艇,满载排水量达 10550 吨,超越众多国家现役驱逐舰。 德国军方及相关科研与军工企业为 F-126 型护卫舰的建造做了大量前期准备。2020 年 6 月,德国国防部将首批 4 艘 F-126 型护卫舰建造合同授予德国布洛姆 — 福斯公司、荷兰达门造船集团和法国泰雷兹公司,该项目号称二战后 “德国规模最大的军用造舰项目”。这些护卫舰将在德国沃尔加斯特、汉堡和基尔的 3 家造船厂协同建造。其中,沃尔加斯特造船厂负责钢结构建造和预组装,基尔造船厂负责舰体分段组装,最后在汉堡造船厂完成设备安装、最终调试和海试工作。涉及多方的合作,使得该项目对推动德国、荷兰乃至整个欧洲军工产业发展意义重大。预计到 2035 年,德国海军 F-126 型护卫舰装备数量将达 6 至 8 艘。 F-126 型护卫舰全长 166 米,舰宽 21.7 米,吃水 5.9 米,舰员编制 114 人,还可额外搭载 84 人。其自动化水平高,基础舰员仅 114 人,约为美国 “伯克” 级驱逐舰舰员数量的三分之一,这得益于全舰高度信息化 / 自动化设计和低维护需求,理论上可连续在海上执行超两年任务(每四个月轮换舰员),无需靠岸维护,远洋作战能力强。 多功能战术模块设计是该型舰的一大亮点,德国海军可根据作战需求灵活更换模块执行多种任务,相关军工企业称模块可快速互换,无需漫长调试周期。目前,F-126 MM ASW “反潜战任务模块” 进度接近完成,德国海军近期将接收两个该模块,用于远程反潜作战及绘制水下地形图像,模块采用最新主动和被动声呐技术。 F-126 型护卫舰的武器装备丰富,包括 16 单元美制 Mk-41 VLS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 “一坑四弹” 装填发射 64 枚美制 “改进型海麻雀导弹” ESSM BlockⅡ 导弹;8 联装 NSM “康斯伯格” 隐身海军打击 / 反舰巡航导弹发射器;两台 RAM “海拉姆” 防空导弹发射器用于近距离防御;一门可发射 Vulcano 增程精确制导炮弹的 127 毫米 “奥托” 主炮;两门莱茵金属公司研制的 MLG27 - 4.0 型 27 毫米小口径副炮;莱茵金属公司的 MASS 型诱饵干扰弹发射器用于末段防卫。机库可容纳两架 10 吨级 NH-90 多功能直升机或多架旋翼无人直升机。 船电设备方面,配备 Hensoldt TRS-4D 型 C 波段多功能相控阵搜索 / 监视雷达,法国泰雷兹公司的 APAR BlockⅡ 型 X 波段多功能雷达(用于火控引导和低空搜索 / 补盲)、Gatekeeper 红外 / 电视观测系统、Mirador Mk-2 光电跟踪和观测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德国罗德与施瓦茨电子公司提供 R-ESM 雷达电子支援系统和 C-ESM 通信系统,具备目标检测、识别和定位通信及雷达发射功能。 除 F-126 型护卫舰外,到 2035 年,德国海军水面作战舰艇主力还包括 4 艘 F-125 型(MEKO A-400 型)“巴登 - 符腾堡” 级护卫舰、8 艘 K-130 型 “布伦瑞克” 级轻型护卫舰。现役 4 艘 F-124 型 “萨克森” 级护卫舰预计 2035 年前后退役,有消息称德国海军正规划研制更先进、吨位更大的 “万吨级” F-127 型防空护卫舰(可能服役 5 艘)来替换 F-124 型。近年来,随着欧洲安全形势变化,德国调整国防政策,俄乌冲突后更是加速军队转型重建,期望打造一支实力强劲的远洋海军。但受二战后国防政策 “和平惯性” 影响,德国海军建设与美、英、法相比存在差距,如今虽有改变决心,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制约,中短期内军力难以显著提升,2035 年德国海军实力也难以达到 “欧洲第一”。
0 阅读:2
实事大家谈

实事大家谈

与读者分享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