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保留他贩履织席的历史?
琅琊人左史
2025-02-19 11:27:19
简单写下刘备的个人简历:
备乃孝景帝玄孙,汉宗室子弟,然家道中落,沦落民间,遥念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皆起于毫末,故继承先祖遗志,自强不息。少时织席贩履奉养老母,终不忘兴复汉室,春夏读书,秋冬狩猎,伺机而发,平黄巾,战吕布,敌曹操,南下荆州,西取川蜀,北取汉中,奋战数年,乃有今日。
读完刘备简短的简历,你会发现刘备和刘邦、刘秀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是早年名不见经传,经过个人奋斗后获取了成功。
而织席贩履这段经历,不但不是刘备的黑历史,反而是他的光辉岁月。
刘备就是要告诉世人,我虽然家境贫寒,但和太祖皇帝、世祖皇帝一样,都是白手起家,太祖皇帝和世祖皇帝最终能富有天下,我刘备最后也能富有天下。
刘备的发家史就给汉室遗民一种信念,刘氏江山,两次发家都起于毫末,刘备也起于毫末,定然能和前两位创业先祖一样,第三次缔造大汉的荣光。
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就是一个好噱头,一个不忘本的励志典范。
相比于袁绍和曹操出身显赫的官宦之后,刘备就只能强调自己出身汉室帝胄,虽然家道中落,但仍能发奋图强,其励志程度比曹操、袁绍甚至孙权要强太多,你们这几个纨绔子弟都是继承父祖家业,有什么好显摆的。
刘备以一织席小儿,据有川蜀,先进位汉中王,再登基南面称孤,这难道不是和高皇帝、光武皇帝一样,俱是天命所归吗?
刘邦当年也不过是个泥腿子,混迹于丰沛之间,刘秀也不过是一个农民,躬耕于南阳。
高祖起身亭长,世祖起身农民,而终有天下,昭烈皇帝织席贩履,又何足为辱乎?
所以陈寿评价刘备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后来有了自己的部队,占据了荆州,仍不忘本业,有人送给刘备牛尾,刘备技痒难耐,顺手就编了起来,不巧被诸葛亮看到了,他劝谏刘备:“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而已邪!”
刘备觉得不大好意思,就赶紧扔掉说: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三国演义》对此进行了演义,刘备看到诸葛亮练兵辛苦,就编了个草帽送给诸葛亮遮阳,结果诸葛亮很失望,责备刘备没有远志。
不管怎样,这说明刘备确实是个不忘本的人,不忘本自然不会以织席贩履为耻。
历史上但凡起于底层最终成功的人,大都不会刻意美化自己的出身,刘邦当过亭长,刘秀当过农民,刘备卖过草席,这还算比较不错的,再往后看,石勒还当过奴隶,朱元璋还当过乞丐呢!
历代史官有谁会取笑他们,恰恰相反,出身越低,成就越高,越能获得史官的尊敬。
当过奴隶乞丐都能当皇帝,这天下合该是他的,赞扬都来不及,哪还能嘲讽。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