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防部最近正式列装的U13和U15无人机,在哈尔科夫前线的实战测试中表现亮眼。根据开源情报组织ORYX的统计,2024年1月至今,这两款无人机已摧毁俄军23辆装甲车和17门火炮。其中U13航程达到70公里,能携带4公斤战斗部,特别适合打击移动中的补给车队。 生产这两款无人机的国营企业Ukroboronprom披露,他们2023年无人机年产量突破5万架,比2022年暴增380%。车间里每45分钟就能下线一架U15,这种量产速度部分得益于3D打印技术的应用——70%的非核心部件都用聚合物材料快速成型。 实战视频显示,U15在零下15度的雪天里,用热成像仪锁定了藏在树丛中的T-90坦克。它搭载的GLONASS+GPS双模导航系统,确实能突破电子干扰。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数据显示,俄军电子战设备让普通民用无人机的失控率超过60%,但军方定制机型只有12%的异常中断记录。 北约军事观察员注意到,乌克兰已形成"侦察-打击-评估"的无人机闭环体系。每摧毁1个目标平均只需出动2.4架次,而俄军同类数据是5.7架次。这种效率差异可能源于乌军自主研发的AI目标识别系统,能自动对比卫星照片识别伪装目标 不过问题也很现实,乌克兰现在每架军用无人机的成本约1.2万美元,而俄军拦截用的"铠甲-S1"防空系统每发导弹就要3万美元。这种经济账背后,其实藏着战争形态的根本转变——当无人机变成消耗品,传统防线就成了摆设。
🌛中国用20年时间,吃透了乌克兰的军工技术,却留下了一大遗憾!若非乌克兰硬
【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