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对刘美心的偏心已有足够认知,可现实却告诉我们,她的偏心程度远超想象,堪称“升级版”。而刘小玲的叛逆,追根溯源,正是母亲未能做到一视同仁种下的苦果。
刘小玲在冲动之下结束了婚姻,满心疮痍地回到娘家,期盼着能从母亲那里寻得一丝慰藉。然而,刘美心的反应却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她心中的希望。只见刘美心脸上写满不耐烦,手中的动作未曾有片刻停歇,全神贯注地为小女儿的孩子织着毛衣。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再无其他事能比这更重要。
显然,在刘美心的价值排序里,刘小玲的遭遇和心情根本无足轻重,远不及小女儿的一句抱怨。仅仅因为小女儿回娘家时提及婆婆不给自家孩子织毛衣,刘美心便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此,只要一有空闲,便拿起针线,一心只为外孙女赶制毛衣。而站在一旁的刘小玲,正深陷离婚的痛苦泥潭,却被母亲如此冷漠地忽视。
这样的场景,对于刘小玲而言,无疑是锥心之痛。长久以来,在这个家庭中,她所感受到的偏爱与冷落的落差,一点点侵蚀着她的内心,委屈、愤怒与不甘在心中不断累积,最终化作了叛逆的火种。她冲动地选择离婚,或许也是对这种长期被忽视、被不公平对待的生活的一种无声反抗。
刘美心的偏心,就像一道深深的沟壑,横亘在她与刘小玲之间,不仅伤害了母女间的感情,也在家庭中埋下了不和谐的种子。一个家庭,本应是成员们相互扶持、彼此关爱的温暖港湾,可刘美心的行为,却让刘小玲在这个家中找不到归属感。
真心希望刘美心能早日察觉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给予每个子女平等的关爱。也期待刘小玲能够从这段伤痛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治愈内心的创伤,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毕竟,只有当家庭中的爱公平流淌,每个成员才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家庭才能真正成为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