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墙倒塌三十五年后,欧洲再次陷入地缘政治的漩涡。当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曾被

天天岸边听潮 2025-02-18 19:29:30

柏林墙倒塌三十五年后,欧洲再次陷入地缘政治的漩涡。当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曾被泽连斯基称为"欧洲盾牌"的乌克兰,正在某些欧洲政客的算盘里沦为可以交易的筹码。这种微妙转变的背后,是欧洲深陷战略短视与安全依赖的困局。 北约东扩后的安全舒适区,让欧洲产生虚幻的安全感。从波罗的海到黑海,14个欧盟国家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总长超过2000公里。虽然布鲁塞尔的外交官们经常念叨着"欧洲与乌克兰共存亡",却似乎相信,只要乌克兰不加入北约,这条战线就永远不会真正燃烧。 大西洋彼岸的政治变局加剧了欧洲的摇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阴影下,欧洲既要避免刺激俄罗斯引发核风险,又担心过度妥协会招致华盛顿的彻底抛弃。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峰会上强调"不能让俄罗斯获胜",转头却默许道达尔能源继续购买俄液化天然气,这种言行分裂恰是欧洲战略焦虑的缩影。 历史轮回的阴影正在显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欧洲对俄制裁的虎头蛇尾已埋下今日苦果。如今,当乌克兰每月需要50亿美元军费维持战线时,欧盟的"乌克兰基金"却卡在匈牙利的一票否决权上。这种用商业逻辑处理安全危机的做法,正将欧洲推向更危险的战略被动——既失去道义制高点,又暴露内部裂痕。 欧洲又站在了历史的三岔路口:是继续躺在北约的核保护伞下苟安,还是构建真正的战略自主?选择前者或许能换取短暂安宁,却将彻底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选择后者虽需经历蜕变的阵痛,却是重获全球战略玩家地位的必经之路。当波兰农民为乌克兰粮食封锁边境时,当希腊船东仍在运输俄原油时,欧洲需要明白,地缘政治没有永久的中立区。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天天岸边听潮

天天岸边听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