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工程界的大乌龙事件!重庆大学教授易志坚在偶然发现了沙漠土壤的秘密。这个意外发现竟然意外破解了困扰世界的百年难题,这下西方人是真眼红了。 参考资料:《专家回应“沙漠变良田”争议:非伪科学也非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 2017年12月8日 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划成实验田之后,原本科学家也只是为了减轻粮食压力,希望能够让国家粮食安全更上一层楼,过程中,却发现了沙漠土壤的秘密,竟然能够让沙漠中的沙子转变成土壤,而且发明出来一种植物纤维素粘合剂! ?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易志坚是一位力学家,2009年,他在研究颗粒物质力学的过程中发现,颗粒物质从离散状态向流变状态、固体状态转换,依靠的是一种万向结合约束关系,易志坚说,“当我想到这个发现可以把沙改造成土,就激动得睡不着觉!”??? 给沙子颗粒之间加入改性植物纤维素黏合剂,可以在颗粒之间形成与土壤一样的万向结合(ODI)约束,使“土壤化”后的沙子具有与自然土壤相同的生态-力学属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能力。 “严格意义上还是在研究阶段,这一研究在书上找不到,我们就是用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来说话。”易志坚说,这一研究已进行了8年时间。据了解,2010年,初步实现“沙变土”,随后在重庆交通大学实验室开展3年的种植试验; 从2016年起至今,“沙漠土壤化”技术在多种严酷自然条件下进行实地试验。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在总面积达17000亩的沙漠沙地上,“沙漠土壤化”技术生态恢复和农业种植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相关的试验成果,后来还发表在了国内几个权威期刊上。 然而技术刚公布开来,质疑和不屑一顾的声音就接踵而至。质疑者认为,沙子就是沙子,永远不会变成土,这就是纯纯的伪科学。类似这样的声音,更多的是普通大众发出的。 普通大众要是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话,好多人就只是看了媒体那些夸张的报道,然后就被误导了。真实的情况呢,不是沙漠真的变成了土,而是靠黏合剂把流动的沙子固定住了。 “这个技术肯定不是‘水变油’,也不是‘伪科学’,但也不会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让沙漠变绿洲,所谓‘重大突破’之类就有点夸大其词了。而且,我们要做的是治理沙漠化土地,并不是要将原生态沙漠变成绿洲。”他强调。 后来易志坚的这一项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在实地考察后表示,此项技术是治沙思路的重大创新,河南球团粘结剂厂家对于易教授的这一重大研究很是惊喜,这说明粘合剂行业在社会上又得到极大的认可,同是为了环保节能,保护环境的出发点. 如今阿拉善盟和易志坚的团队正在想办法把沙变土的试验延展到矿山的修复上,沙变土的逻辑还可以有更多延展,包括工业弃渣的改造、偏远军人驻地的生存条件改造……“沙变土”的应用场景可以更广。
感觉大学老师都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