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重庆解放后,原国民党保密局干部李修凯正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赶紧冲上去抱住他:“ 这人是大叛徒,害死了很多共产党员!"
1949年的重庆,空气中弥漫着解放的气息,街头的喧嚣与李修凯内心的不安形成强烈对比,解放军战士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商店也陆续开门营业,但这景象让李修凯芒刺在背。他曾任国民党保密局西南区少将副区长,身份特殊的他对未来充满恐惧。他深知自己过往的行为,一旦被清算,后果不堪设想。
刘人爵,保密局湖南站少将站长,他的自首并获得优待的消息,像一颗种子扎根在李修凯心中,他开始权衡利弊,盘算着自首的可能性,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但刘人爵的先例让他看到了一线生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坦白,或许还能争取宽大处理,思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向公安机关自首。
1949年12月6日,李修凯主动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公安机关对他的自首表示欢迎,并承诺给他“立功自赎”的机会,为了洗刷自己的罪名,李修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供了大量军统内部信息,甚至供出了潜伏在重庆的特务名单和联络方式。
在他的配合下,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多个特务潜伏组,缴获了两部秘密电台,将潜伏在重庆市区的特务一网打尽,由于积极配合,李修凯不仅获得了中灶伙食待遇,还恢复了人身自由,这份“优待”,让他对未来重燃希望,也更坚定了他“立功赎罪”的决心。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得从冉益智说起,此男生于四川酉阳,早年就读于成都公学,毕业后便加入了国民党,在酉阳从事宣传工作,曾撰写大量文章攻击共产党,在酉阳的派系斗争中,冉益智作为王家骨干受到牵连,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巧妙地隐瞒了自己的反共“黑历史”,博得了地下党员钱瑛的同情,并最终加入了共产党,之后,冉益智被派往重庆从事地下工作,担任中共重庆市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成为重庆地下党的重要人物,然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948年4月,“挺进报”事件爆发,大批地下党员被捕,为了躲避追捕,冉益智藏匿于岳父家中,并通知他所负责的地下党员尽快转移,然而,在通知余永安时,他却犯下致命错误,彼时的余永安早已被捕并叛变,冉益智的电话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4月17日,冉益智按照约定前往北培,却落入了国民党特务的埋伏,在余永安的指认下,冉益智的身份暴露,被捕入狱,面对国民党特务的酷刑,冉益智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选择叛变,他不仅供出了中共重庆市工委书记刘国定,还积极配合特务抓捕其他地下党员。
在冉益智的威逼利诱下,中共川东地委负责人涂孝文也选择了叛变,导致包括江姐、李青林等在内的大批地下党员被捕,为了邀功,冉益智不遗余力地劝降被捕的地下党员,他的背叛给重庆地下党组织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冉益智的背叛,犹如一颗炸弹,在重庆地下党组织中炸开了花,他出卖了62名同志,其中很多人是他亲自发展的,他熟悉他们的性格、家庭情况,甚至知道他们的弱点,他的劝降比酷刑更有效,也更令人心寒,由于“战功赫赫”,他被国民党保密局授予中校军衔,从此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地下党组织的破坏也越来越大。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冉益智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自首,试图隐姓埋名,逃脱惩罚,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与李修凯相遇,12月底,李修凯在街上执行任务时,意外发现了冉益智,他知道冉益智对重庆地下党造成的巨大损失,抓住他无疑是大功一件。
李修凯没有犹豫,一把抓住冉益智,将他扭送至公安机关,李修凯详细地交代了冉益智的罪行,为公安机关的审判提供了关键证据,冉益智的被捕,标志着他罪恶生涯的终结,面对铁证如山的罪行,他供认不讳。
1951年2月,冉益智被执行枪决。临刑时,他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要求:“我死后,将尸体弃于荒郊,任其与草木同腐。”这或许是他为自己罪恶满盈的过往寻求的最后解脱。
李修凯的命运,因为他的选择而改变,他从一个国民党高级特务,转变为协助公安机关抓捕要犯的“功臣”,他用行动证明,即使曾经犯下错误,只要真心悔改,仍然有机会重新开始,冉益智和李修凯,两个曾经站在对立面的人,在重庆解放的历史节点上,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一个选择背叛,最终走向毁灭,一个选择自首,最终获得救赎,他们的故事,是那个特殊时代下个人命运的缩影,也警示着我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选择至关重要。
专门吊打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