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敌人把王胜菊按倒在床,用绳子固定后,点燃一把浇了油的扫把,塞到床底,她被熏烤得头发化为灰烬,身上皮开肉绽…… 1941年的隆尧县,日伪军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户曹村作为一个普通的村落,在这场血与火的抗战中,却承担着不平凡的使命。 户曹村的曹香在1940年参加革命,被任命为辛庄抗日村长。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的妻子王胜菊成为了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一员。 曹香夫妇的家成为了一个秘密的地下联络站。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家院落,实际上是八路军与地方抗日力量联系的重要枢纽。 每到夜幕降临,县区的抗日干部便悄悄来到这里,传递情报、研究战术。王胜菊总是默默地为他们准备饭菜,打扫住处。 战场上负伤的八路军战士也经常被送到这里养伤。王胜菊会用村里仅有的药材,为伤员包扎伤口,煮些能够补充营养的粥食。 联络站里还储存着重要的军事物资。枪支弹药被仔细地藏在暗格里,文件和情报则被分散在房屋的各个角落。 王胜菊担任了这些物资的保管员。她将粮食分散存放在院后的地窖里,把重要文件藏在看似不起眼的厕所角落。 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王胜菊白天要像普通农妇一样干农活。夜晚才是她最忙碌的时候,要安置伤员、接待地下工作者。 联络站的工作充满危险。日伪军经常突击检查村庄,搜查可疑的房屋。每次敌人来检查,王胜菊都能沉着应对。 三年多来,在王胜菊的管理下,联络站从未出过任何差错。没有一份文件丢失,没有一支枪被发现,没有一粒粮食落入敌手。 1944年4月的一天,曹香得到情报,日军在村外建造的炮楼是他们控制当地的重要据点。这座炮楼不仅监视着村民的活动,还是日军搜捕抗日分子的指挥中心。 经过周密计划,曹香独自潜入炮楼附近。他利用日军换岗的空隙,成功在炮楼基部安放了炸药。 日伪军立即出动了40多人的搜捕队。他们封锁了户曹村的所有出入口,挨家挨户地搜查曹香的下落。 当搜捕队逼近曹香家时,王胜菊正在为一名伤员换药。她立刻指引丈夫从后院的小路逃离。 王胜菊快速收拾好联络站的文件和物资,将它们藏在预先准备好的秘密地点。她刚刚处理完这些,日伪军就闯入了院子。 搜捕队在屋内翻箱倒柜,试图寻找任何可疑的痕迹。他们在床下发现了一些新鲜的足迹,证明有人刚刚离开。 日伪军立即将王胜菊控制住,开始严厉审问。他们要求她交代曹香的藏身之处,以及八路军的活动情况。 王胜菊表现得像一个对丈夫活动一无所知的农村妇女。她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不知道丈夫去了哪里。 审讯持续了数小时,日伪军使用各种手段逼供。他们威胁要烧毁整个房子,但王胜菊始终保持沉默。 房后的两个粮食囤和厕所里的文件就在几步之遥。王胜菊知道,只要自己说出一个字,就会让革命组织遭受巨大损失。 日伪军的耐心逐渐耗尽,他们决定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两个士兵架起王胜菊,将她按在床上。 日伪军用绳子将王胜菊牢牢固定在床上。他们在扫帚上浇上油,点燃后塞进了床底。 浓烟开始从床底升腾,火焰逐渐蔓延。王胜菊的头发被烟熏得变黑,渐渐化为灰烬。 烈火灼烧着她的皮肤,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但面对日伪军的再三逼问,她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敌人开始变得急躁,他们加大了火力。床板被烧得发出噼啪的响声,烟雾充满了整个房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胜菊的衣服已经被烧得破烂不堪。她的身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烧伤,但始终咬紧牙关。 几个小时过去了,日伪军对这个坚强的女子感到无可奈何。他们认为即使用最残酷的刑罚也无法撬开她的嘴。 在确认无法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后,日伪军失去了耐心。他们留下奄奄一息的王胜菊,撤出了户曹村。 被烧伤的王胜菊艰难地爬到了院子里的水井旁。这口水井平时是她为伤员打水、为地下工作者准备饮用水的地方。 她用尽最后的力气,倒进了井里。冰冷的井水虽然暂时缓解了身上的灼痛,但也加速了她的生命流逝。 村里的乡亲们发现了这一幕,赶紧将她从井里救出。但此时的王胜菊全身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 严重的烧伤加上井水的浸泡,已经超出了当时的医疗条件所能救治的范围。1944年4月,年仅23岁的王胜菊,在坚守信仰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44年,敌人把王胜菊按倒在床,用绳子固定后,点燃一把浇了油的扫把,塞到床底,
夜色独舞影
2025-02-18 17:17:39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