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中越战争的前越南一把手黎笋是被气死的。 满以为中国的自卫反击战,苏联会出兵东北仗义出击以策应越南,然而苏联却背信弃义毫无动静,再加上苏联已是日落西山,对越南的援助越来越少,黎笋自然是气得七窍生烟。 这边被中国打得落花流水,那边却又侵略霸占柬埔寨,越南本来就底子薄,不思改革发展,只知穷兵黩武,一下子要应付两场战事,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要求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黎笋气得肝胆欲裂。 亲华的黄文欢趁治病的机会投奔到中国,揭露了黎笋的真面目,国际哗然。武元甲、长征、阮文灵等亲华派也反对黎笋的所做所为。黎笋更是欲哭无泪。 在这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之下,黎笋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常常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地图发呆,曾经妄图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此刻已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国内经济的崩溃让他焦头烂额,民众的抗议声此起彼伏,政府内部亲华派的反对声也让他的统治摇摇欲坠。而国际上,随着黄文欢对他的揭露,越南在国际舆论中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曾经的盟友对越南的行径也多有不满,纷纷保持距离。 尽管局势如此恶劣,黎笋却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偏执地认为这一切都是外部势力的阴谋,试图继续通过强硬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然而,他的努力不过是徒劳。 在一次内阁会议上,面对部长们关于停止战争、改善经济的提议,黎笋大发雷霆,他拍着桌子,声嘶力竭地吼道:“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目标就要实现了!”但他的吼声中,已没有了往日的底气,更多的是一种绝望的挣扎。 会后,黎笋回到办公室,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他捂着胸口,瘫倒在地上。秘书发现后,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在病床上,黎笋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他仿佛看到了越南曾经辉煌的幻想,又看到了如今满目疮痍的现实。 最终,在1986年7月10日,黎笋带着无尽的不甘和愤怒,在痛苦中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离世,并没有立刻让越南摆脱困境,但却成为了越南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越南新的领导集体上台,开始反思过去的政策,逐渐调整外交策略,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并开启了革新开放之路。越南开始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修复战争创伤,改善民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南逐渐走上了发展的正轨,而黎笋挑起的这场战争,也成为了越南历史中一段沉重的记忆,时刻警示着后人。
对越十年两山轮战是东大最高级的阳谋,越南与苏联即便知道这个一个坑,也必须往里跳,
【2评论】【27点赞】
用户11xxx78
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