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一个寡母的4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把一团棉花塞进最后一个儿子嘴里,然后用力搂住胸膛,紧紧地捂住嘴巴,直到把儿子捂死后,她才放松下来。她没有后悔,反而高兴地说:“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这样做! ??说起邓玉芬,大家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她真是个大英雄”,堪称“当代佘太君”! ??不仅是因为她为了防止乡亲们被日军发现而亲手捂死自己的儿子,还因为她的七个儿子六个都牺牲在日军的枪下,丈夫也是抗日的英雄。 邓玉芬亲手捂死幼子后,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地上。她的眼神空洞,泪水无声地滑落,怀中孩子的体温渐渐消散,可那钻心的疼痛却如影随形。许久,她缓缓起身,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整理着孩子的衣衫,仿佛在为他准备一场远行。 村里的乡亲们得知此事,纷纷赶来安慰。大家看着邓玉芬憔悴的面容,眼眶都红了,有人忍不住抽泣起来。一位大娘拉着邓玉芬的手,哽咽着说:“玉芬呐,你可别太难过,孩子去了,咱得好好活着,他们都是为了打鬼子,是英雄!”邓玉芬强忍着悲痛,微微点头:“我知道,我不后悔,只要能把小鬼子赶出咱中国,这点痛,我受得住。” 此后,邓玉芬把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日寇的仇恨,都化作了抗日的力量。她不顾危险,主动为八路军传递情报。每次接到任务,她都小心翼翼地把情报藏好,扮成普通农妇的模样,穿梭在山林间、村落里。有一次,她在送情报的途中,遭遇了一队日军巡逻兵。日军拦住她,恶狠狠地盘问,邓玉芬表面镇定自若,心中却紧张万分。她巧妙地应对着日军的询问,凭借着机智和勇敢,成功骗过了敌人,将情报安全送到了八路军手中。 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邓玉芬还积极组织村里的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缝补衣物。她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日夜赶工,在昏暗的灯光下,她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她时常对大家说:“咱们虽然上不了战场,但能为战士们做点事,也是为抗日出份力。”在她的带动下,村里的妇女们热情高涨,源源不断地为八路军提供物资支持。 终于,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邓玉芬听到这个喜讯,泪水夺眶而出。她颤抖着走向自家的小院,对着亲人们的牌位,缓缓说道:“他爹,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吗?小鬼子投降了,咱们胜利了……”她的声音在小院里回荡,那是历经苦难后的欣慰,也是对逝去亲人的告慰 。
1944年,一个寡母的4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把一团棉花塞进最后一个儿子嘴里
星辰大海追梦
2025-02-18 17:16: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