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黄维发现军粮发霉且掺了砂石,就给何应钦寄了一袋,谁知,何应钦却认为,

微小幸福记录 2025-02-18 17:15:12

1943年,黄维发现军粮发霉且掺了砂石,就给何应钦寄了一袋,谁知,何应钦却认为,黄维对他不敬,就派人调查黄维,还对他发难! ?黄维时任国军54军军长。 ?在国军中,黄维是有名的“顽固分子”。 ?但值得肯定的是,黄维对待普通士兵,配得上一个爱兵如子的评价。1941年,黄维率54军进入云南。 ?进入云南后,黄维就让官兵们,在防区内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什么的,还让人养猪,黄维此举大大改善了战士们的伙食,全军上下,都对这位军长敬重有加,认为无人可以取代黄维担任54军军长。 ?1943年,后勤部门给54军补充了一批粮食。 ?黄维见状,原本很高兴,谁知伙夫在做饭时,却发现上级拨给他们的粮食,不仅发了霉,而且掺了砂石,伙夫气不过,就将此事上报。 ?很快,粮食发霉且掺了砂石的事情,就传到了军长黄维那里。黄维亲自检查这批粮食,发现伙夫所言非虚,这批粮食确实发了霉,且被掺了砂石。 ?黄维想了想,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人中饱私囊,调包了这批粮食,或者以次充好,牟取私利,唯有如此,这批粮食才会出现问题。 ?一想到前线的将士在舍命打鬼子,后方的贪官却在拼命捞取好处,就连给将士们吃的粮食,都要动手脚,都要使坏,黄维就气得不行。黄维认为,这件事情必须解决,必须给他和将士们一个交代。 黄维深知此事若不妥善处理,必将严重影响军心士气,他决定直接向何应钦反映。为了让何应钦能直观了解情况,他精心挑选了一袋发霉且夹杂砂石的粮食,郑重其事地寄给了何应钦,随附信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言辞恳切地希望何应钦能彻查此事,严惩相关责任人,以保障前线将士的基本权益。 然而,何应钦收到这袋粮食后,却完全曲解了黄维的本意。他觉得黄维此举是对他的公然冒犯,是在质疑他的领导能力和对军队后勤事务的管理能力。何应钦恼羞成怒,当即决定派人调查黄维,试图找出他的把柄,好借此机会打压黄维,以维护自己的权威。 调查人员来到54军后,四处搜罗黄维的所谓“罪证”。他们对黄维日常的治军举措吹毛求疵,对他与士兵们亲密的关系也恶意揣测,妄图从这些方面找到黄维的“过错”。面对调查人员的刁难,黄维没有丝毫畏惧,他坦然应对,坚信自己一心为公,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军队和国家,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地方。 与此同时,54军的将士们得知军长因为替他们争取权益而遭受何应钦的刁难,心中都充满了愤慨。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联名上书为何应钦的调查组,详细陈述黄维在军中的种种善举,以及他对军队建设和士兵生活的悉心关怀。将士们言辞激昂地表示,如果没有黄维军长,54军不可能有如今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坚决支持黄维军长,要求何应钦停止对黄维的无端调查。 何应钦看到54军将士们的联名信后,心中有些动摇。他深知54军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在抗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因为这件事引发54军将士们的不满,导致军心不稳,影响到前线战事,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何应钦又拉不下脸面就此罢休,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就在这时,黄维主动找到何应钦。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义正言辞地对何应钦说道:“何长官,我寄那袋粮食,并非对您不敬,而是希望您能重视将士们的生存状况。前线战事吃紧,战士们在浴血奋战,可他们连一口干净的粮食都吃不上,这如何能让他们安心打仗?我们身为将领,不能让他们寒心啊!”何应钦听了黄维的这番话,心中不禁有些愧疚。 最终,何应钦权衡利弊后,决定不再追究黄维,而是将调查方向转向了后勤部门,彻查粮食发霉掺砂事件。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揪出了几个在后勤管理中贪污腐败、以次充好的官员,将他们绳之以法。而黄维,凭借着自己的正直和对士兵的关爱,不仅赢得了54军全体将士更加坚定的拥护,也让何应钦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此后,黄维继续带领54军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

0 阅读:0
微小幸福记录

微小幸福记录

微小幸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