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7月2日,刚刚重建了山东省委的共产党员刘晓浦被捕,他的二哥刘云浦变卖土

梦里花落的无声 2025-02-18 17:15:05

1929年7月2日,刚刚重建了山东省委的共产党员刘晓浦被捕,他的二哥刘云浦变卖土地、家产,携带“巨款”前去营救他。好不容易在狱中见到面了,刘晓浦却对二哥说:不要花钱救我了,要出狱先得自首,要我自首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和他们(国民党反动派)是死对头! 刘云浦要营救的可不止刘晓浦一人啊,还有他的亲侄子(刘晓浦三哥的儿子)刘一梦。 刘晓浦、刘一梦虽是叔侄却只差两岁,两人感情极好,上同一所大学,受陈望道、邓中夏、瞿秋白等人影响,投身革命事业。然后又双双被捕,被关押在一起。 刘云浦带去的可真的是一笔巨款啊,要救出刘晓浦和刘一梦完全不成问题!他家是沂蒙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地主家庭,号称“燕翼堂”,有5800亩土地,上千亩山林,在上海、济南、青岛等地设有商号,还开着酱园、酒店、油坊、百货等店铺。 他家雇佣的工勤就有140多人,养着15个看家兵,配有长短枪20余支,家族还办着小学1处。他家的房子叫“八卦宅”,占地两万多平,全是用坚固石料层层垒成的,有160间屋,8个炮楼,两个门楼,由内向外发射八条街巷,呈外九宫内八卦形(可惜后来毁于战火)。 无奈,刘晓浦、刘一梦革命信仰极为坚定,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向国民党“自首”。 面对刘晓浦坚定的态度,刘云浦满心焦急却又无可奈何。他望着狱中形容憔悴却眼神坚毅的刘晓浦和刘一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你们就不能先服个软,出去了再从长计议?”刘云浦近乎哀求地说道。 刘晓浦摇了摇头,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二哥,我若自首,不仅对不起自己的信仰,更对不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敌人想借此击垮我们的意志,绝不能让他们得逞。”刘一梦也在一旁坚定地点头,他的声音虽因狱中生活的折磨而略显沙哑,但话语中满是坚定:“二叔说得对,我们不能屈服,这是我们作为革命者的底线。” 刘云浦看着他们,心中既为他们的坚定感到骄傲,又为他们的命运担忧。他知道,再劝也是徒劳,可他实在不忍心看着亲人就这样赴死。从狱中出来后,刘云浦四处奔走,试图寻找其他营救的办法。他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关系,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国民党反动派一心要置共产党人于死地,任何努力都显得那么无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营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刘晓浦和刘一梦在狱中,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他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或许即将走到尽头,但他们坚信,自己所坚持的革命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终于,那残酷的一天还是来临了。1931年4月5日,刘晓浦和刘一梦被国民党反动派押赴刑场。他们昂首挺胸,步伐坚定,没有丝毫畏惧。刑场上,他们高呼着革命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周围的群众被他们的英勇所震撼,不少人眼中满是敬佩与感动的泪水。 刘晓浦和刘一梦的牺牲,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暗的夜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的忠诚,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刘云浦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但他在悲痛之余,也受到了两位亲人的精神感召。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家族,以及这个社会的种种不公。 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刘云浦毅然决定,将自家的“燕翼堂”作为抗日的据点。他散尽家财,支援抗日队伍,将看家兵编入抗日武装,还把家族的小学变成了抗日宣传的阵地。曾经的大地主,在刘晓浦和刘一梦的影响下,成为了抗日的积极分子。他带领着家族成员,为抗击侵略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亲人未竟的革命事业。在沂蒙这片土地上,“燕翼堂”的故事被人们传颂,成为了革命精神传承的生动篇章 。

0 阅读:0
梦里花落的无声

梦里花落的无声

梦里花落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