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刁难人了?珠海一女子取款5万被银行要求说明用途,愤怒质问“哪条法律规定?”

阿柯说社会 2025-02-18 16:45:31

银行又刁难人了?珠海一女子取款5万被银行要求说明用途,愤怒质问“哪条法律规定?”柜员坚持配合才能取款。更离奇的是,银行仅给2万,竟称“没钱”!

事件的主人公张女士(化名)因家中突发状况,急需从丈夫的银行卡中取出5万元现金。

当张女士走到银行柜台前时,柜员例行性地询问:“请问,这是您本人的卡吗?”张女士心中有些不满,“当然不是,这是我丈夫的卡,我是来替他取款的。”

然而,柜员对此并不满意,直接拨通了张女士丈夫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丈夫一再确认张女士的身份。

即便如此,柜员还是不依不饶,接着问道:“请问卡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这一问题令张女士感到异常愤怒,心中暗自嘀咕:“我取我自己的钱,问来源,未免太离谱了!”

她生气地回应:“我从银行偷的、抢的!你满意了?”可柜员却表示,由于卡里的资金来源不明,无法为张女士办理取款,只能提供转账服务。

这段对话在银行大厅中快速引起围观,其他储户渐渐注意到这一幕。

张女士愈加气愤,“我提供了双方的身份证,还要说钱的来源?凭什么?我难道不是取自己合法的存款吗?”此时,她意识到这是对她存款自由的严重侵犯。

心中愤怒积聚,张女士决定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切,并扬言将视频发布在网上,以引发更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就在局面进一步紧张的时候,警察赶到现场,及时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警察询问事情缘由,并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指导,认为张女士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提现服务。

最终,在警察的协调下,银行才勉强答应给予张女士取款4万元,尽管这一金额远低于她的预期。

这一事件看似是一次简单的银行取款,但是背后却折射出金融监管与个人权益之间的复杂博弈。

在近年来为打击洗钱、电信诈骗等金融犯罪,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新规,比如大额取款需说明资金用途。

这些规定虽然是出于维护金融安全和公众资金保护的初衷,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常与储户个人对自身存款自由支配的期待产生冲突。

更值得关注的是,张女士对取款规定的不满,实际上反映了广大储户对金融知识缺乏的无奈。

大多数普通顾客在与银行的互动中,往往只关注存取款的便利性,却对金融监管知之甚少。

这一事件促使我们思考:应该如何加强对大众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的金融素养。

金融机构、社区以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储户对金融监管政策的认知,使他们明白这些规定与个人长远利益密切相关,降低因误解而引发的冲突几率。

(信息来源: 朝律夕拾 · 2024年12月29日《“权力也太大了!”女子银行取钱被反复盘问,怒怼道:管我钱哪里来的,偷来的、抢来的!银行竟因此拒绝女子取款,警察处理大快人心!》)

0 阅读:923

评论列表

duyongkai

duyongkai

20
2025-02-19 09:45

很正常,银行就是弱势群体

duyongkai

duyongkai

20
2025-02-19 09:45

很正常,银行就是弱势群体

神队友

神队友

20
2025-02-19 12:19

咋感觉这自媒体写手就是电诈同伙啊[横脸笑]

同九义 汝何秀

同九义 汝何秀

4
2025-02-20 10:52

什么银行说一下,看看是四大行还是商业银行

永远向前

永远向前

3
2025-02-19 23:36

无办法,反电诈法规定,否则处罚银行

用户10xxx79

用户10xxx79

3
2025-02-19 17:00

银行柜员也很无奈!!!!

行者

行者

2
2025-02-19 13:10

大爷永远是大爷,在这里也合适

漠冷霜

漠冷霜

1
2025-02-20 11:55

说好的存取款自由呢?银行卡进钱的时候咋不调查一下来源是否干净呢?宽进严出,钱都在银行了,银行可赚得盆满钵满。

就在你附近

就在你附近

1
2025-02-19 22:27

说是为你好,.怕你被诈骗!会不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你一次取太多钱了!弱势群体库存不多,拿不出来。

纯色 回复 02-20 12:01
银行的钱都贷不出去,银行职员天天打电话骚扰问要不要贷款,何来没钱可取

谁与争锋

谁与争锋

1
2025-02-20 09:02

急用钱,可以转账啊!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2025-02-20 17:57

银行规矩恐怖

阿柯说社会

阿柯说社会

你是一阵风在我这里掀起了万般波澜却又跟着云去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