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论道:再说股票买卖的逻辑 投资者炒股,凭什么去决定买入或者卖出一个股票?对此,答案是极不统一的。 入市不久的韭菜股民,在买卖股票上基本没有那么多讲究,理由通常很简单,很多人就是凭直觉,觉得该买就买,该卖就卖。而在股市摸爬滚打久了,认同技术分析理论的老股民,则讲究多些,不少人会精研K线走势,按技术分析的结果买卖股票。而认同价值分析的投资者,则会深入研究个股的基本面,从中去寻找买卖的依据。 新韭菜的买卖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那个叫冲动型买卖。由于胡买胡卖,所以,新股民的投资之路,基本长时间都会奔走在买套与寻等待解套的路上。而老股民则好些。经验教训积累多了,多半都有自己买卖股票的基本模式。这个基本模式,文人给了一个科学术语,叫买卖逻辑。符合买入逻辑的,就买入。符合卖出逻辑的,就卖出。如此反复。 这是对的。投资者想要在股市中稳定盈利,必须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也就是买卖逻辑。如此,后面的操作就有了基本遵循,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的随意性。最后,炒股之路,就会渐入佳境。最终你将发现,卖出或者持有一个股票,与你的持仓成本基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决策的唯一依据就是买卖逻辑。符合买入逻辑的,只要逻辑继续成立,无论现在的已经股价涨了多少,你都该买入或者继续持有。反之,失去了持股逻辑的,无论你现在亏了多少,都该坚决卖出。 这个逻辑,落脚点其实都在于对未来股价涨跌的预期。但要细掰,不同类型的投资者的买卖逻辑,其实也挺复杂。比如,喜欢捉妖的,赌的就是标的成妖、连板。喜欢ST股的,赌的就是标的重组、凤凰涅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市场上的投资者,基本上主要就是两派。一曰技术派,纯粹就是从技术K线图包括资金流向上将股票分为“可以搞的与不可以搞的”两类。二曰基本面派,也就是价值投资派,注重的是从基本面上去寻找股票内在价值提升的逻辑,然后决定买卖。 文人总体上属于价值投资派。但文人也注重吸收技术派的长处。但这个兼容,其实也并不是文人独有的,大部分非极端的中长线投资者,也都是基本面选股、技术面选时。撇开技术面的问题今天不谈,只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看,买股所要考虑的,其实与菜贩子到菜市场上卖菜需要考虑的也差不多:要考察一个企业未来能否增加盈利,考量的主要也是量价关系,即:标的物未来的出货量能否持续提升?价格能否持续上涨?如果这两点没问题,只要公司在成本上能够控制住,其盈利的持续增长,就没有问题。这样的企业,就值得投资,否则,就该放弃。 基本面加技术面,文人之所以买入几只鸭子,所有的初衷,其实也就是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其中,基本面是根本,是锚,而技术面,则是选定买卖时机的重要参考。当然,总有一个春种秋收的过程,鸭苗选定后,只要基本面没有恶化征兆,后面就贵在坚持。就算真养鸭子,也总有一段育苗期,我们养股,也不能急于求成。人家不杀鸡取卵,我们也不能杀鸭取蛋哦。 在我看来,西鸭子,就是未来的长电或者海油。盛鸭子,是稀土龙头中最受益稀土涨价与资源之争的。而万鸭子,则会受益于今年新增加的小家电与家装的双重逻辑。当然,目前看,中鸭子的持股逻辑最硬,那就是从今年开始的业绩大翻身,乌鸡变凤凰。 基本面特别优异的股票,其实不是那么好选。所以,标的选定后,只要持股逻辑没有变化,就应该尽量持股,过程中的小颠簸,完全可以忽略。当然,鸭子出栏的时间,可能会参差不齐,但俗话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塔炕,现在没涨甚至下跌的,焉知不是未来的机会?文人自己目前就有如意算盘:做完中鸭子后,我大概率会加大盛鸭子与西鸭子的仓位,也不排除重回万鸭子与远鸭子。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人看法,友情分享。据此操作,责任自担。有所收获,别忘一赞。欢迎讨论,欢迎转发。外面假冒文人众多,凡是拉群、荐股的,一定都是骗子,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文人论道:再说股票买卖的逻辑 投资者炒股,凭什么去决定买入或者卖出一个股票?对
御风而行
2025-02-18 11:14:43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