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烟台集体自信心空前高涨的时代。乘着深圳特区的东风,跻

惹不得哦大爷 2025-02-18 09:54:51

19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烟台集体自信心空前高涨的时代。乘着深圳特区的东风,跻身沿海开放城市的烟台,从胶东富庶之地蜕变为令人瞩目的热土。全国各地的追梦者蜂拥而至,人口从二十余万激增至五六十万。本地人面对如潮的外来者,眉宇间总带着藏不住的自豪。 那时我在高校工作,走遍胶东各县总能听到相似的自诩:"咱烟台可比你们老家强吧?"最令我难忘的是某文登毕业生(当时威海尚未分家),宁可放弃省城济南的工作也要留在"全国人民向往的烟台"。九十年代的节庆夜,望着满城灯火,本地人自豪的"不次香港"评语,至今犹在耳畔。 这种自信甚至感染了决策层。某任市长甫一上任便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蓝图,官媒摇旗呐喊的盛况与知识界的冷嘲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烟台不过是个八十万人口的普通地级市。口号很快修正为"特大城市",虽仍显浮夸,总算在人口规模上有了些依据。 外乡人的到来与离去成为时代注脚。我见过东北同事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目睹济南新生报到次日就弃学返乡。随着时代发展,当烟台真正成长为二百万人口的滨海大城,曾经的盲目自信却如潮水退去。如今的农村保留着改革初年的样貌,老城在修修补补中蹒跚,那座敢与香港比肩的活力之城,似乎永远停驻在了九十年代的灯火里。

0 阅读:0
惹不得哦大爷

惹不得哦大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