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说女性别再给自己上枷锁
拌匀
『刘亦菲关于玫瑰的故事完整发言文字稿』她是一位非常有深度,对角色有思考的优秀演员⬇️
我想就玫瑰故事的创作过程和心路历程,从演员的角度简单说几句。其实当时新丽传媒和腾讯视频,还有导演汪俊找到我的时候,我听说这是一个讲述一个女人跨越20年的故事,光是听到这个,我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在想什么样的一位女性,她的经历要用这么长的篇幅去表现,我觉得这个点让我很激动。
后来看完这个原著和剧本初稿,我觉得玫瑰之所以是玫瑰,很重要的点在于她的刺。作为创作者,我把这个刺理解成为她的变化和不变,她的痛,她的坚持和叛逆,甚至说可以有疯狂的那一面。总之就是在灵魂深处,那些难以言表的东西都是她的刺。那既然这个刺是从她自己身体长出来的,我觉得就是有说服和有力量。比如说她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她对于周围的人和环境变化的态度,她的变化和选择这20年人物的成长经历,是什么东西在燃烧她,在支撑她。这些细微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这个角色。
其实在学习人物的过程中,就像斯坦尼提出的那样,我一直问自己,人物为什么要这样生活而不是别样。就这样,我也一直对她的生活进行学习,她怎么去拿笔,怎么拥抱爱人,怎么绝望,怎么坚强,我希望让这些人物的气息和情绪流淌出来。因为我认为真情实感是最有力量的,当你确认角色比你大,无限大的时候,会有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心,我觉得这个是靠近角色的开始。
玫瑰不同阶段的不同情绪状态,不同的表达,内心丰富的层次,也是我非常在意的。其实玫瑰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用几句话去表达清楚了,在看片的时候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观众。我现在更能够客观的感受到,我其实也有被这个人物鼓舞着。我看到不少观众说和玫瑰的经历情感产生共鸣,我其实非常欣慰。她和很多女孩一样,有着成长中叛逆的刺,她不是平面的完美人,她是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活生生的情感。是热烈的,也是脆弱的。也坚强,也矛盾。在一段段的感情和人生选择中照见自己。她有爱人的能力,也爱自己。
我想戏剧表达本来就和人生一样,是复杂的,有层次的,有深度和力量的。不被定义,甚至重新定义。如果说一本出色的小说是用文字描绘出世界和读者交流,那演员就是用角色用自己作为容器和载体,用感情的线和情绪的线和观众交流,这个很神奇。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令人激动的集体创作过程,我们没有追求于一种浮于表面的表达,而是朴实无华的去服务人物和故事的生动性,每天的拍摄都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