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草就要除根!2024年7月,在厂里干了20年的模具师傅被厂里淘汰,离开前专门跑

这点事儿呀 2025-02-18 01:37:45

铲草就要除根!2024年7月,在厂里干了20年的模具师傅被厂里淘汰,离开前专门跑去机器前删程序,老板大怒,公司的程序你怎么能删了?师傅却表示这是我自己编写的,不是公司的,你有能耐买断我的技术?   (参考文献:大河报开封新闻关于《模具师傅离职前删程序,说技术是自己的不是公司的,大家怎么看?》的报道)   2024年,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就是瓜。各种抓马层出不穷,各种反转让人应接不暇。但老张这件事,怎么说呢,没那么drama,却让人心里堵得慌。一个老模具师傅,在厂里干了20年,最后落得个删库跑路的下场。这事儿,你细品,味儿太冲了。   老张删库,一下子火了。有人叫好,说干得漂亮,是条汉子。有人骂他,说他不懂感恩,断人财路。但更多人,是沉默。他们就像一台台冰冷的机器,麻木地运转,不敢发声,不敢反抗。老张,像一颗石子,投入了这潭死水,激起了涟漪,也照出了现实的残酷。   2024年7月,李氏模具厂。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汗流浃背。老张站在数控机床前,眼神复杂。这台机器,见证了他的青春,也见证了他的无奈。   20年前,老张还是个愣头青。老厂长慧眼识珠,把他招了进来。老张也争气,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了厂里数一数二的技术骨干。传统模具、数控编程,他样样精通。尤其是数控编程,老张更是自学成才,成了厂里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那时候,老张是厂里的香饽饽。李老板逢人就夸他,还送了他一块表,说是奖励。老张也挺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他没日没夜地干,加班加点地写程序,就为了能让厂子效益更好。   好景不长。时代变了,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年轻的大学生涌了进来,他们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很快就掌握了最新的技术。老张呢?年纪大了,学习速度慢了,渐渐地,他感觉力不从心了。   去年年底,李老板找老张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他退居二线,给年轻人腾地方。老张心里五味杂陈,但也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他主动提出了离职,没想到公司立马就同意了。这速度,快得让人心寒。   离职手续办完后,老张回到了他熟悉的机床前。他打开电脑,开始删除自己这些年编写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他20年的心血,是他青春的见证。他不愿意把它们留给那些轻易就把他淘汰的人。   李老板闻讯赶来,勃然大怒:“老张,你干什么?这些程序是公司的财产!”   老张平静地回答:“李总,这些程序是我自己编写的,很多都是我加班加点写出来的,公司也没给加班费。现在我要走了,总得带走属于自己的东西吧?”   李老板哑口无言。他这才意识到,老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那些他习以为常的技术创新,背后是老张无数个不眠之夜。   李老板想买下这些程序,但老张拒绝了。对他来说,这些程序不是钱能衡量的。它们是他的心血,是他的尊严。   老张删掉了所有程序,离开了厂子。他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落寞。李老板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回过神来。他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失去了一笔宝贵的技术财富。   老张的故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优化”、“996”、“35岁危机”……这些词,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老张的遭遇,不是个例,而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如果只顾着赚钱,忽视了员工的价值,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李老板的教训,值得所有企业家反思。别把员工当韭菜,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不是机器,不是技术,而是人。

0 阅读:5
这点事儿呀

这点事儿呀

随便聊聊,就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