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咸丰皇帝下令杀掉左宗棠,左宗棠连夜找到胡林翼求助,然而,胡林翼却无奈地说:“皇命难违,我救不了你,眼下能救你的只有一个人。” 1858年,在骆秉章处当幕僚的左宗棠遇到了一件事,当时骆秉章外出,留左宗棠在办公处,左宗棠作为幕僚,理应是可以代表骆秉章的。 但唯独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对左宗棠不服,这人就是樊燮。 樊燮是官文的亲戚,自己当上永州镇的总兵,也是靠着官文的关系。但他官职不大,官架子不小,见了作为幕僚的左宗棠不仅不下跪,还十分傲慢。 实际上,如果不下跪就算了,左宗棠也不计较,但唯独那份傲慢,让谁看了都不爽,于是左宗棠就问他,为什么不跪。 樊燮表示没有理由跪他,左宗棠有些愤怒,不跪自己就算了,来到骆秉章处还没点规矩,简直无法无天。 于是左宗棠把樊燮轰了出去。樊燮可忍不了这般屈辱,马上把这番经历告诉了官文,官文也怒,一个幕僚还要让总兵下跪,是不是太过分了,于是官文就开始要整左宗棠。 当时官文突发奇想,觉得左宗棠就是一幕僚,居然还替骆秉章见总兵,这不就妥妥的把持军政要务了吗? 就这样,官文在一次上朝时,把这件事报给了咸丰帝。但官文报告时,着重的说了左宗棠的不是,而对樊燮则描述的很委屈。 咸丰帝当场要求彻查,如果查出来左宗棠把持湖南军政要务,马上处死。这个时候,左宗棠也慌了,没想到,这个樊燮竟然告到了皇帝面前。 骆秉章当时给左宗棠出了个点子,那就是去找胡林翼,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胡林翼听了左宗棠的经历,十分震惊,说:“我也很想帮你,但是皇帝都下了指令,我就是有多大的能力,也帮不了你啊。” 左宗棠一拍大腿,深叹一口气,见没办法,正要离去。这个时候胡林翼叫住了左宗棠,说:“等等,有一人可以帮你。” “谁?” “肃顺。” 肃顺是孝德显皇后的舅舅,按理说,咸丰应该也喊他一声舅舅。 而且,肃顺看人看事非常准,对天下大事也有自己的看法,咸丰有时候和肃顺聊天的时候,还专门交代,有什么话只管大胆的说,不要不敢说。 所以,得到了这个允许,肃顺几乎是直言不讳,虽然有时候言语生硬不好听,但句句是真理,让咸丰明白了很多事。 这次樊燮事件也是,肃顺建议咸丰不能听官文的一面之词,在对左宗棠严查的同时,还要以大局考虑。 肃顺觉得,左宗棠是个人才,许多大臣都佩服他,日后他对朝廷必有大用,若因为这一点事把左宗棠给处决了,那将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咸丰仔细想了想,很有道理。后来还有人多人为左宗棠说情,咸丰瞬间觉得,这个左宗棠兴许还真是个人才。 于是就放过了左宗棠,而且调查结果出来后,咸丰帝也知道了樊燮的所作所为,于是直接下了樊燮的职位。 官文得知这件事后,也缩了回去,不再敢发声。 信息来源:樊燮的“洗辱牌”——天津日报
1853年,慈禧父亲去世,16岁的她扶柩回乡,遇冷眼无数。岂料,路过清河县,知县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