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恒科大涨是因为DS带来的中美科技股预期/估值差的修正,那么为什么不能期待中

玮磊惠卿评体育 2025-02-17 18:20:48

如果说恒科大涨是因为DS带来的中美科技股预期/估值差的修正,那么为什么不能期待中美创新药预期/估值差带来的医药股修复行情呢?

港股创新药这几年跌幅实在太过于惨烈了,虽然国内市场被集采+医保+各类控费政策压制,但还有出海这条路可以走啊,很多企业的跌幅远超基本面的恶化程度,整个板块连续数年都是全市场倒数,外资几乎全面撤离,内资也是历史最低仓位(A股基金在医药行业的配置都是多年新低,更别提港股了),板块内大量股票估值是个位数PE、破净,不少企业已经按照清算价值定价,甚至有些跌至净现金之下,大量企业被迫增持或回购。一个新兴行业生生跌成了烟蒂股,从成长股估值变成了烟蒂股估值(我关注的几个港股专门捡垃圾从来不看医药科技这类公司的价值投资者都开始买入医药股了)。

基本面上,不说国内医保的情况,就说出海,中国医药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已经崭露头角,不容小觑。2023年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69笔总金额303.235亿美元。2024年总数98笔总金额595.505亿美元。而2025年不到两个月时间,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总金额已经超100亿美元。当然很多公司的研发实力和产品虽然被海外巨头药企认可,但股价依然半死不活,毫无波澜,港资内资外资完全不看(这很具有港股的变态风格)。

毫无疑问,虽然中国在0-1的创新药领域仍落后,但在已发现药物/靶点的改良(me-be­t­t­er)和双抗+ADC领域这种类似1-100的突破,这就是中国企业最擅长的事。这个DS的惊艳问世有异曲同工之妙(非0-1而是1-100)。

所以我一直坚信创新药(包括一些转型的传统药企)行业会有一次类似科技股的超级修复行情。

0 阅读:4
玮磊惠卿评体育

玮磊惠卿评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