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2018年,中国高校教授、经济学家变卖北京房子,去追求美国梦,如今只能送外卖,被人撞倒不敢吭声,引发网友群嘲。 “活该!”两个字,如同利剑,狠狠刺向屏幕上那个低着头,满脸懊悔的中年男人。他曾是令人艳羡的大学教授,如今却沦落到送外卖,被人撞倒也不敢吭声的地步。究竟是什么,让他的人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 徐思远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社会中一部分人对“美国梦”的盲目追逐。 2018年,这位在东北财经大学任教的经济学教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变卖在北京的房产,带着妻儿,以旅游签证的方式,移居美国。 徐思远并非一时冲动。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自由美利坚”充满了向往。他相信,在那里,他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享受更加自由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徐思远的妻子当时怀有二胎。他计划让孩子在美国出生,以此来获得美国国籍,为全家移民铺平道路。 为了实现这个“美国梦”,徐思远可谓是破釜沉舟。他辞去了国内稳定的工作,卖掉了在北京的房产,带着全部家当,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然而,现实却给了徐思远重重一击。 初到美国,徐思远一家兴高采烈地租了房子,安顿下来,四处游玩。然而,当他开始找工作时,才发现美国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美好。 他在中国拥有的名誉和地位,在这里毫无价值。他原本希望通过写文章、做财经评论来赚钱,但却发现根本无人问津。别说高校教授了,徐思远就连一个能安稳坐在办公室的工作都找不到。 更糟糕的是,虽然他的二胎孩子出生后获得了美国国籍,但这与父母的签证没有任何关系。旅游签证到期后,徐思远一家仍然面临着被遣返回国的风险。 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美国,徐思远四处奔波,找中介、找律师,试图延长签证。然而,高昂的费用很快就让他不堪重负,多年的积蓄也迅速消耗殆尽。 迫于生计,徐思远只能选择一些最基础的工作:送外卖、端盘子、开出租、给商铺打杂。这些工作不仅薪水微薄,而且还要经常遭受当地人的白眼和歧视。 在国内,他是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享受着优渥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而到了美国,他却沦落到送外卖,受尽屈辱。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徐思远感到无比的痛苦和失落。 徐思远不敢报警,只能忍气吞声,自己拖着受伤的身体去医院治疗,花了一大笔医疗费。 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难后,徐思远终于醒悟了。他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了自己的处境,以及对当初选择的后悔之意。他甚至直接把美国形容成了一个“不是人呆的地方”。 网友得知徐思远的遭遇后,并没有同情他,而是纷纷嘲笑他:“这就是报应,活该!” 不久后,徐思远带着妻儿回到了中国。网友们戏称他为“海归外卖员”,甚至有人邀请他加入美团,继续干着送外卖的老本行。 徐思远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梦”的深刻反思。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出国留学、工作、移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然而,出国发展并非适合所有人。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国外的文化、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徐思远的故事告诉我们,国外的空气并不是香甜的,相关福利政策也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美好。因此,国民如果想要出国发展,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可盲目跟风,不然最终的下场很可能与徐思远相差无几。 徐思远回国后,生活并没有立刻好转。他需要重新适应国内的生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以及面对来自舆论的压力。他的“美国梦”破碎了,留下的,是无尽的悔恨和教训。
“活该!”2018年,中国高校教授、经济学家变卖北京房子,去追求美国梦,如今只能
漫步岁月静好
2025-02-17 17:29:5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