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文武百官向朱祁钰施压要求将宦官王振抄家灭族,阉党成员马顺不由怒斥道:“尔等这是要谋朝篡位不成?”给事中王竑勃然大怒,骂道:“你这奸贼,事到如今竟还如此嚣张明目张胆的维护王振这个罪魁祸首,真当我们是吃素的吗?”说完,便起身向马顺扑了上去。 明朝建立初期,随着帝国的快速扩张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许多宦官借机攀附权贵,迅速获取权力,王振就是其中最为显眼的一位。 他的出身并不显赫,甚至可以说是卑微,他只是一个宫中的低级宦官,负责一些琐碎的宫廷杂事,王振凭借着极高的政治嗅觉和机敏的手段,迅速获得了英宗朱祁镇的青睐。 他是一个深得宠信的宦官,这种宠信让他从一个宫中小角色,转变为朝廷的权力中心。 朱祁镇年轻,缺乏政治经验,对国家的管理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王振凭借着手中的权力,逐渐掌控了整个明朝的朝政。 王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异己,削弱那些有潜力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大臣,朝中一些资深的重臣,往往因王振的背后操控而被边缘化,甚至有的彻底消失在了权力的舞台上。 王振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朝中游走,他的野心开始显现,正统十四年,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能力,王振策划了一次亲征,因为蒙古瓦剌趁明朝内部动荡,屡次侵扰边疆。 王振以保卫国家为名,劝说英宗亲自出征瓦剌,朱祁镇虽然对军事不懂,但深信王振的一片忠心,也决定听从他的建议。 出征的决定在当时并不被所有大臣认同,亲征是一场冒险,特别是在王振的操作下,似乎更多的是为了显示王振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王振却以“捍卫国土、振兴朝纲”为理由说服了朱祁镇。 这次亲征其实是一场深深的灾难,王振的军事素养和远见不足,使得整个出征计划失败得毫无悬念。 明军在瓦剌面前屡战屡败,在土木堡发生了惨败,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这一事件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政治震荡。 土木堡之变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它几乎断送了整个明朝的政权稳定,王振的失误,直接导致了英宗的被俘,使得朝廷失去了统治核心,国家的政权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 随着土木堡的惨败,王振作为权力的象征,迅速成为朝廷内外的不满和愤怒的焦点。虽然他在战前声势浩大,号称是捍卫明朝疆域的“国士”,但事后,所有的失败和灾难都加在了他的身上。 英宗被俘,朝廷一时间陷入混乱,权力的真空导致了各方势力的浮动,百官们对王振的愤怒愈发强烈,尽管王振早已掌控了朝中的权力,但他并没有真正赢得朝臣的尊敬和信任。 在很多百官的眼里,王振不过是一个空有权力的宦官。他依赖于英宗的宠信,玩弄权谋,且治国无方,导致了明朝的内忧外患。 愤怒的声音在朝堂上空前响亮。许多忠臣开始发声要求清算王振,甚至有的大臣提出,若不处决王振,如何才能安抚民心? 王振的专权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在土木堡的惨败后王振的错误决定使国家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众多大臣的压力促使监国朱祁钰站了出来,如果不尽快处理王振,朝廷将可能陷入更深的混乱,朱祁钰在权衡利弊后,决定采取行动清除王振。 百官要求将王振全族抄家灭族,这一要求虽然过于严苛,却也反映了当时众人对王振所做一切的极度不满。 王振的党羽并不甘心被抛弃,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站了出来,表示不满,并且怒斥那些要求惩治王振的大臣。他直言:“尔等这是要谋朝篡位不成?” 王振的死党马顺依旧站在王振一边,斥责所有主张清算王振的人,给事中王竑再也忍不住了,他的愤怒达到了顶点,朝堂上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王竑怒骂马顺:“你这奸贼,事到如今竟还如此嚣张明目张胆地维护王振这个罪魁祸首,真当我们是吃素的吗?”他起身扑向马顺,双拳紧握怒气冲天。 随着王振的党羽被清除,几乎所有与王振关系密切的人都遭遇了极其严厉的惩罚,王振的亲信毛贵、王长等人也没有幸免,他们的财富被没收,家族成员遭到满门抄斩。 这场“午门血案”彻底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王振的专权时代彻底宣告结束,无数百官在朝堂上庆祝这场胜利,仿佛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兵部侍郎于谦站了出来,他冷静地劝说朱祁钰:“这些百官为国为民,您不该再追究他们的责任。” 于谦的调解言辞恳切,最终朱祁钰同意不再追究百官责任,这一举动避免了进一步的内斗,也为明朝政坛的恢复带来了希望。 “午门血案”虽然结束了王振的统治,宦官的权力开始逐渐被限制,百官的政治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宦官依然会时不时地在明朝政坛扮演重要角色。
926年,耶律阿保机的遗体余温未消,皇后述律平就要求汉臣赵思温陪葬,老赵原本双膝
【1评论】【4点赞】
ABCDE12345
那么有个问题:既然说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是个攀附权贵、阿谀谄媚、溜须拍马的小人,那么对于王振这种造成国家重大损失伤害的人,面对满朝怒火不赶紧撇清关系还去维护他,一个攀附权贵、阿谀谄媚、溜须拍马的小人会有这种忠心?能坐在指挥使这个位置的人就这智商觉悟?所以打死马顺到底是因为他维护王振还是文官逼宫时他维护皇家?打个比喻:你儿子酒驾撞人逃逸,我找你要1000万赔偿,要你把你房子过户给我,你说我是勒索拒绝了,我就把你打成残废打进医院,理由是你包庇酒驾据不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