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欧班列给我们提了醒,开发远东是个巨大的陷阱,我们玩不过俄罗斯!从2023年起,俄罗斯开始对中欧班列动手了,一箱箱货物被扣押,迟迟到不了目的地,直到客户投诉爆表,大家才发现,这些货全被堵在了俄罗斯的海关,那么大鹅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的关系不是挺铁的吗? 俄罗斯这么干,不只是缺钱收点滞纳金那么简单,他们想用这招让咱们的运输成本暴涨,直接影响中国商品的竞争力,比如逼着咱们的产品在欧洲市场涨价。这背后的算盘很直接,就是想削弱咱们在亚欧市场的话语权。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条铁路关键段正好处于俄罗斯的地盘,他们一旦关阀,整个贸易链条就会受到威胁。这让中欧班列这条原本很成熟的运输线路,变得极不稳定,合作伙伴看到这种情况,免不了会心生疑虑,这么不稳定,这生意还能不能做? 俄罗斯这番操作不仅让中欧班列处境艰难,还让远东开发的风险剧增。远东表面看是资源丰富、潜力无限的“战略高地”,实际上却是个又冷又偏、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更糟糕的是,远东人口本来就稀少,许多年轻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早已离开,当地已经出现了劳动力枯竭的问题。有媒体曾报道,俄远东部分地区的人口流失率高达15%。这意味着,即使这里资源再丰富,缺兵少将的现实也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开发。 再看俄方对远东的态度,他们总是拿着丰厚资源当诱饵吸引外资,但实际上政策更改频繁。一个禁令、一场冲突,瞬间就能让投资泡汤。比如过往还有外国公司因为政策环境恶化,不得不大规模减产甚至撤资的案例。 这还没算上地缘政治的压力,俄乌战火还在烧,国际局势紧张,投资远东真的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就算俄罗斯在远东搞开发,还常常谈“中俄合作”,但实际上,他们更倾向于将合作作为缓解自身经济压力的工具,而不是推动共同繁荣的契机,这种不够明确的战略意图其实隐藏了大量风险。 从中欧班列这件事可以看出,把运输通道的“命门”交到别人手里,等于把自己的经济主动权往外送。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物流网络的布局。 比如,中吉乌铁路和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已经开始提上议程,这些替代线路虽然需要时间投入建设,但能逐步增强我们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灵活性。特别是中吉乌铁路,据报道,这条线路开通后,货运时间将大幅缩短约一周,极具市场竞争力。 现实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这条铁路和远东投资背后的风险,不是简单的一帆风顺,而是处处埋着地缘政治的伏笔。未来怎么走,这条线路得“多条腿走路”才能更稳,远东开发也得更加审慎地下注,不能重蹈这样的覆辙。
[月亮]中欧班列给我们提了醒,开发远东是个巨大的陷阱,我们玩不过俄罗斯!从202
破碎记忆的绘梦师
2025-02-17 17:21:08
0
阅读:11